冬十月丁卯,阿薩蘭回鶻來貢。壬申,夏國王李繼遷遣使來上宋所授敕命。丁醜,定難軍節度使李繼捧來附,授推忠效順啟聖定難功臣、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侍中,封西平王。
十一月己亥,以青牛白馬祭天地。
十二月,夏國王李繼遷潛附於宋,遣招討使韓德威持詔諭之。
是歲,放進士石用中一人及第。
十年春正月丁酉,禁喪葬禮殺馬,及藏甲胄、金銀、器玩。丙午,如台湖。
二月乙醜朔,日有食之。韓德威奏李繼遷稱故不出,至靈州俘掠以還。壬申,兀惹來貢。壬午,免雲州租賦。庚寅,夏國以韓德威俘掠,遣使來奏,賜詔安慰。辛卯,給複雲州流民。
三月甲辰,鐵驪來貢。丙辰,如炭山。
夏四月乙醜,以台湖為望幸裏。庚寅,命群臣較射。
五月癸巳,朔州流民給複三年。
七月辛酉,鐵驪來貢。
八月癸亥,觀稼,仍遣使分閱苗稼。
九月癸卯,幸五台山金河寺飯僧。
冬十月壬申,夏國王遣使來貢。戊寅,鐵驪來貢。
十一月壬辰,回鶻來貢。
十二月庚辰,獵儒州東川。拜天。是月,以東京留守蕭德等伐高麗。
十一年春正月壬寅,<五>回鶻來貢。丙午,出內帑錢賜南京統軍司軍。高麗王治遣樸良柔奉表請罪,詔取女直鴨淥江東數百裏地賜之。
二月癸亥,霸州民妻王氏以妖惑眾,伏誅。
夏四月,幸炭山清暑。
六月,大雨。
秋七月己醜,桑乾、羊河溢居庸關西,害禾稼殆盡,奉聖、南京居民廬舍多墊溺者。
八月,如秋山。
冬十月甲申朔,駐蹕蒲瑰阪。
是年,放進士王熙載等二人及第。<六>
十二年春正月癸醜朔,陰鎮水,漂溺三十餘村,詔疏舊渠。甲寅,以同政事門下平章事耶律碩老為惕隱。詔複行在五十裏內租。乙卯,幸延芳澱。戊午,蠲宜州賦調。庚申,郎君耶律鼻舍等謀叛,伏誅。壬戌,以南院大王耶律景為上京留守,封漆水郡王。霸州民李在宥年百三十有三,賜束帛、錦袍、銀帶,月給羊酒,仍複其家。
二月甲申,免南京被水戶租賦。己醜,高麗來貢。甲午,免諸部歲輸羊及關征。庚子,回鶻來貢。
三月丁巳,高麗遣使請所俘人畜,詔贖還。戊午,幸南京。丙寅,遣使撫諭高麗。己巳,涿州木連理。壬申,如長春宮觀牡丹。是月,複置南京統軍都監。
夏四月辛卯,幸南京。壬辰,樞密直學士劉恕為南院樞密副使。戊戌,以景宗石像成,幸延壽寺飯僧。
五月甲寅,詔北皮室軍老不任事者免役。戊午,如炭山清暑。庚辰,武定軍節度使韓德衝秩滿,其民請留,從之。
六月辛巳朔,詔州縣長吏有才能無過者,減一資考任之。癸未,可汗州刺史賈俊進新曆。庚子,錄囚。甲辰,詔龍、鳳兩軍老疾者代之。是月,太白、歲星相犯。
秋七月辛亥朔,日有食之。甲寅,遣使視諸道禾稼。辛酉,南院樞密使室為中京留守,加尚父。丙寅,女直遣使來貢。戊辰,觀獲。庚午,詔契丹人犯十惡者依漢律。己卯,以翰林承旨邢抱樸叁知政事。
冬十月丁卯,阿薩蘭回鶻來貢。壬申,夏國王李繼遷遣使來上宋所授敕命。丁醜,定難軍節度使李繼捧來附,授推忠效順啟聖定難功臣、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侍中,封西平王。
十一月己亥,以青牛白馬祭天地。
十二月,夏國王李繼遷潛附於宋,遣招討使韓德威持詔諭之。
是歲,放進士石用中一人及第。
十年春正月丁酉,禁喪葬禮殺馬,及藏甲胄、金銀、器玩。丙午,如台湖。
二月乙醜朔,日有食之。韓德威奏李繼遷稱故不出,至靈州俘掠以還。壬申,兀惹來貢。壬午,免雲州租賦。庚寅,夏國以韓德威俘掠,遣使來奏,賜詔安慰。辛卯,給複雲州流民。
三月甲辰,鐵驪來貢。丙辰,如炭山。
夏四月乙醜,以台湖為望幸裏。庚寅,命群臣較射。
五月癸巳,朔州流民給複三年。
七月辛酉,鐵驪來貢。
八月癸亥,觀稼,仍遣使分閱苗稼。
九月癸卯,幸五台山金河寺飯僧。
冬十月壬申,夏國王遣使來貢。戊寅,鐵驪來貢。
十一月壬辰,回鶻來貢。
十二月庚辰,獵儒州東川。拜天。是月,以東京留守蕭德等伐高麗。
十一年春正月壬寅,<五>回鶻來貢。丙午,出內帑錢賜南京統軍司軍。高麗王治遣樸良柔奉表請罪,詔取女直鴨淥江東數百裏地賜之。
二月癸亥,霸州民妻王氏以妖惑眾,伏誅。
夏四月,幸炭山清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