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告歸,不從。道宗崩,為山陵使,致仕。年八十卒。
耶律特麽,季父房之後。重熙間,為北克,累遷六部禿裏太尉。<五>
大安四年,為倒塌嶺節度使。頃之,為禁軍都監。是冬,討磨古斯,斬首二千餘級。十年,複討之。既捷,授南院宣徽使。壽隆元年,為北院大王。四年,知黃龍府事,薨。
耶律仙童,仲父房之後。重熙初,為宿直官,累遷惕隱、都監。以寬厚稱。
蒲奴裏叛,仙童為五國節度使,率師討之,擒其帥陶得裏。又擊烏隗叛,降其眾,改彰國軍節度使,拜北院大王。清寧二年,知黃龍府事,遷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曆忠順、武定二軍節度使。致仕,封蔣國公。鹹雍初,徙封許國,卒。
蕭素颯,字特免,五院部人。重熙間始仕,累遷北院承旨,彰湣宮使。
清寧初,曆左皮室詳穩、右夷離畢。鹹雍五年,剖阿裏部叛,素颯討降之,率其酋長來朝。帝嘉其功,徙北院林牙,改南院副部署,卒。
子謀魯斡,字回璉,初補夷離畢郎君,遷文班太保。大康中,改南京統軍使,為右夷離畢。與樞密使耶律阿思論事不合,見忌,出為馬群太保。北部來侵,謀魯斡破之,以功遷同知烏古敵烈統軍,仍許便宜行事。
後以讒毀,降領西北路戍軍,複為馬群太保,卒。
耶律大悲奴,字休堅,王子班聶裏古之後。
大康中,曆永興延昌宮使、右皮室詳穩。會阻卜叛,奉詔招降之。壽隆二年,拜殿前都點檢。乾統初,曆上京留守、惕隱,複為都點檢,改西南麵招討使。請老,不許。天慶中,留守上京,領北南樞密院點檢中丞諸司等事。以彰國軍節度使致仕,卒。
大悲奴舉止馴雅,好禮儀,為時人所稱。
論曰:遼自神冊而降,席富強之勢,內修法度,外事征伐,一時將帥震揚威靈,風行電掃,討西夏,征項,破阻卜,平敵烈。諸部震懾,聞鼙鼓而膽落股弁,斯可謂雄武之國矣。其戰勝攻取,必有奇謀秘計神變莫測者,將前史所載,未足以發之邪?抑天之所授,眾莫與爭而能然邪?
雖然,兵者凶器,可戢而不可玩;爭者末節,可遏而不可召。此黃石公所謂柔能製剛,弱能製強也。又況乎仁者之無敵哉。遼之君臣智足守此,金人果能乘其敝而躡其後乎?是以於耶律弘古輩諸將,不能無慨然也。
一∶ 六年拜惕隱「拜惕隱」三字原錯於六年之上,據紀太平六年四月改。
二∶ 十二年 二,原誤「三」。按紀重熙十二年八月,「於越耶律洪古薨」。洪古即弘古,據改。
三∶ 三年遷崇德宮使為惕隱 按紀重熙五年四月,以崇德宮使耶律馬六為惕隱。
四∶ 遙輦鮮質可汗宮人 宮下疑脫分字。
五∶ 累遷六部禿裏太尉 按百官誌二:「奚六部在朝曰奚王府,有二常袞,有二宰相,又有吐裏太尉。」禿裏太尉即吐裏太尉,六部疑應作奚六部。
以老告歸,不從。道宗崩,為山陵使,致仕。年八十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