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學術論文“新八股”(1 / 3)

愛因斯坦怎樣走近中國?

愛因斯坦在祝賀印度“聖雄”甘地70歲生日時說過一句話:“後世的人可能不會相信,世界上真有過這樣一個人。”隨著時光的不斷流逝,以後的人們或許也越來越難以相信上個世紀曾有過一個叫做愛因斯坦的巨人。這位開創了物理學新紀元的偉大科學家、這位熱切關懷人類事務的世界公民離開這個世界已整整半個世紀,離他橫空出世、創下科學史上的奇跡 則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世紀。1905年被譽為“愛因斯坦奇跡年”決不是偶然的,26歲的瑞士籍猶太青年愛因斯坦在短短6個月間連續發表多篇物理學論文,在三個不同領域作出了四個有劃時代意義的貢獻,而他當時同任何學術研究機構都毫無關係,隻不過是專利局的一個小技術員。加上他後來在物理學上取得的成就,如果按照公認的諾貝爾獎評獎標準,他一生至少應該得8個諾貝爾物理學獎,與其科學貢獻可以相提並論的是他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生當兩次世界大戰之際,一生都在為世界和平、為捍衛人權奔走呼號,他發表的社會政治方麵的言論甚至比科學論文還要多,如果將諾貝爾和平獎這一榮譽授予他,那也完全是當之無愧的。不過他僅僅獲得過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而且不是因為相對論,1922年冬天他在路過上海時接到榮獲1921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通知。

去年,聯合國就通過決議宣布2005年為“國際物理年”,德國政府幹脆把2005年命名為“愛因斯坦年”,而且決定把愛因斯坦的名言“國家是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為國家而生存”鐫刻在政府大樓上。在遙遠的中國,為了紀念愛因斯坦而出版的各類書籍琳琅滿目,許多報紙都發表了有關文章,愛因斯坦再次成為時代關注的焦點。85歲高齡的許良英先生專門新編了一本《走近愛因斯坦》,分“心路曆程”、“人生信念”、“正氣歌”、“個人與社會、國家”、“反對納粹暴行”、“倫理”、“教育”、“宗教”、“猶太人”、“科學探索”、“哲學思考”、“念先輩悼師友”等12個主題,精選了愛因斯坦在物理學論文之外最有代表性的文章、言論,同時挑選了大量他在各個時期生活、活動的照片,著重展現這位科學家、人類之子的人格魅力。的確,與其科學成就同樣重要、甚至影響更為深遠的無疑是他的人格魅力,這正是《走近愛因斯坦》的主旨所在。

早在1919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開始介紹到中國,特別是通過1920年英國哲學家羅素來華講學,給中國學術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愛因斯坦本人的目光也曾一次次地投射到古老而陌生的中國,1922年冬天,他應邀到日本講學,往返途中,兩次經過上海,一共停留了三天,親眼看到了處於苦難中的中國,並寄予深切的同情。他在旅行日記中記下“悲慘的圖象”和他的感慨:“在外表上,中國人受人注意的是他們的勤勞,是他們對生活方式和兒童福利的要求的低微。他們要比印度人更樂觀,也更天真。但他們大多數是負擔沉重的:男男女女為每日五分錢的工資天天在敲石子。他們似乎魯鈍得不理解他們命運的可怕。”“愛因斯坦看到這個在勞動著,在呻吟著,並且是頑強的民族,他的社會同情心再度被喚醒了。他認為,這是地球上最貧困的民族,他們被殘酷地虐待著,他們所受的待遇比牛馬還不如。”(許良英等編譯《愛因斯坦文集》,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20、21頁)十幾年後(1936年),愛因斯坦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與前來年進修的周培源第一次個別交談時就說:“中國人民是苦難的人民。”他的同情是真摯的、發自內心的,不是掛在嘴上,而是付諸行動的。

愛因斯坦怎樣走近中國?

愛因斯坦在祝賀印度“聖雄”甘地70歲生日時說過一句話:“後世的人可能不會相信,世界上真有過這樣一個人。”隨著時光的不斷流逝,以後的人們或許也越來越難以相信上個世紀曾有過一個叫做愛因斯坦的巨人。這位開創了物理學新紀元的偉大科學家、這位熱切關懷人類事務的世界公民離開這個世界已整整半個世紀,離他橫空出世、創下科學史上的奇跡 則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世紀。1905年被譽為“愛因斯坦奇跡年”決不是偶然的,26歲的瑞士籍猶太青年愛因斯坦在短短6個月間連續發表多篇物理學論文,在三個不同領域作出了四個有劃時代意義的貢獻,而他當時同任何學術研究機構都毫無關係,隻不過是專利局的一個小技術員。加上他後來在物理學上取得的成就,如果按照公認的諾貝爾獎評獎標準,他一生至少應該得8個諾貝爾物理學獎,與其科學貢獻可以相提並論的是他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生當兩次世界大戰之際,一生都在為世界和平、為捍衛人權奔走呼號,他發表的社會政治方麵的言論甚至比科學論文還要多,如果將諾貝爾和平獎這一榮譽授予他,那也完全是當之無愧的。不過他僅僅獲得過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而且不是因為相對論,1922年冬天他在路過上海時接到榮獲1921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通知。

去年,聯合國就通過決議宣布2005年為“國際物理年”,德國政府幹脆把2005年命名為“愛因斯坦年”,而且決定把愛因斯坦的名言“國家是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為國家而生存”鐫刻在政府大樓上。在遙遠的中國,為了紀念愛因斯坦而出版的各類書籍琳琅滿目,許多報紙都發表了有關文章,愛因斯坦再次成為時代關注的焦點。85歲高齡的許良英先生專門新編了一本《走近愛因斯坦》,分“心路曆程”、“人生信念”、“正氣歌”、“個人與社會、國家”、“反對納粹暴行”、“倫理”、“教育”、“宗教”、“猶太人”、“科學探索”、“哲學思考”、“念先輩悼師友”等12個主題,精選了愛因斯坦在物理學論文之外最有代表性的文章、言論,同時挑選了大量他在各個時期生活、活動的照片,著重展現這位科學家、人類之子的人格魅力。的確,與其科學成就同樣重要、甚至影響更為深遠的無疑是他的人格魅力,這正是《走近愛因斯坦》的主旨所在。

早在1919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開始介紹到中國,特別是通過1920年英國哲學家羅素來華講學,給中國學術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愛因斯坦本人的目光也曾一次次地投射到古老而陌生的中國,1922年冬天,他應邀到日本講學,往返途中,兩次經過上海,一共停留了三天,親眼看到了處於苦難中的中國,並寄予深切的同情。他在旅行日記中記下“悲慘的圖象”和他的感慨:“在外表上,中國人受人注意的是他們的勤勞,是他們對生活方式和兒童福利的要求的低微。他們要比印度人更樂觀,也更天真。但他們大多數是負擔沉重的:男男女女為每日五分錢的工資天天在敲石子。他們似乎魯鈍得不理解他們命運的可怕。”“愛因斯坦看到這個在勞動著,在呻吟著,並且是頑強的民族,他的社會同情心再度被喚醒了。他認為,這是地球上最貧困的民族,他們被殘酷地虐待著,他們所受的待遇比牛馬還不如。”(許良英等編譯《愛因斯坦文集》,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20、21頁)十幾年後(1936年),愛因斯坦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與前來年進修的周培源第一次個別交談時就說:“中國人民是苦難的人民。”他的同情是真摯的、發自內心的,不是掛在嘴上,而是付諸行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