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那倒也是。那你在養跳魚之前是做什麼的呢?
劉家成:養跳魚之前是給人家幹木工的。
記者:一直做木工嗎?
劉家成:對,一直在外地幹木工。
記者:你幹了很多年木工,在這一行應該有一定的技術基礎、業務渠道了,當時為什麼會想到要放棄然後去從事毫不相幹的養殖業呢?
劉家成:之前有個朋友,他是在福建做線苗的,說是在福建那邊做過跳魚養殖,挺好的,看到我們這邊的田,說可以養跳魚,然後就商量決定放棄木工改做養殖了。
記者:就是覺得養跳魚應該比做木工前景更樂觀一點,是麼?
劉家成:對,就是這樣想的。
記者:那個時候大概投入了多少錢?
劉家成:投了將近10萬塊錢,10萬多一點吧。
記者:前幾年收益怎麼樣呢?
劉家成:第一年養的時候有台風,發大水全給淹沒衝走了,第一年就賠錢了。
記者:第一年就賠錢了!看來養這個東西受天氣影響比較大啊?
劉家成:對,有風險。
記者:那這之後有沒有吸取經驗教訓呢?
劉家成:進行了認真總結和分析並有了對策,第二年就把成本賺回來了。劉家成告訴記者,第二年的正月收獲了一個好行情,最高的時候一斤跳魚賣到了105元,當年不僅大賺了一筆,還挽回了第一年的損失。
記者:第二年你是怎麼養殖的呢?
劉家成:第一年被大水衝了,不甘心啊!第二年又重新開始養,恰好第二年老天爺幫忙,沒有台風。
記者:刮台風在寧波是常遇到的事兒,對於這樣的惡劣天氣,你有什麼樣的方法應對呢?
劉家成:以前我們的養殖網並不高,後來為了應對台風、大水,網又加高了許多,好在這幾年沒有刮太大的台風。
劉家成:改變思維養殖跳魚。
記者:看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還聽說一些鳥也會吃這個魚,是嗎?
劉家成:對,鳥下來吃得挺厲害的。為了防止跳魚被鳥吃掉,我們在上麵都加了天網,效果不錯。劉家成告訴記者,除了要與台風、嚴寒等惡劣天氣做鬥爭,他們還得對付天上飛的各種鳥類。為此,他們在養殖塘上罩起了格子網,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投資啊!
記者:從哪一年開始你們的收益慢慢穩固的呢?
劉家成:第二年開始。
記者:算起來養跳魚也有六七年了,是不是一年比一年好?
劉家成:差不多吧。
記者:你說現在養了80畝,每畝大概有多少產量呢?
劉家成:一畝的產量最好的話在100斤左右,一般的話七八十斤吧。
記者:現在跳魚的市場價格是多少?
劉家成:現在大概在50元多一點。
記者:50塊錢一斤,那你一年的收益相當可觀哎!
劉家成:一般一年能賺一二十萬元,多的話賺幾十萬元也有的。雖然存在比較大的養殖風險,但是跳魚的價格卻一直穩定在50元一斤左右,一畝的收入保持在1500元左右,這也給了劉家成堅持下去的信心。
記者:那倒也是。那你在養跳魚之前是做什麼的呢?
劉家成:養跳魚之前是給人家幹木工的。
記者:一直做木工嗎?
劉家成:對,一直在外地幹木工。
記者:你幹了很多年木工,在這一行應該有一定的技術基礎、業務渠道了,當時為什麼會想到要放棄然後去從事毫不相幹的養殖業呢?
劉家成:之前有個朋友,他是在福建做線苗的,說是在福建那邊做過跳魚養殖,挺好的,看到我們這邊的田,說可以養跳魚,然後就商量決定放棄木工改做養殖了。
記者:就是覺得養跳魚應該比做木工前景更樂觀一點,是麼?
劉家成:對,就是這樣想的。
記者:那個時候大概投入了多少錢?
劉家成:投了將近10萬塊錢,10萬多一點吧。
記者:前幾年收益怎麼樣呢?
劉家成:第一年養的時候有台風,發大水全給淹沒衝走了,第一年就賠錢了。
記者:第一年就賠錢了!看來養這個東西受天氣影響比較大啊?
劉家成:對,有風險。
記者:那這之後有沒有吸取經驗教訓呢?
劉家成:進行了認真總結和分析並有了對策,第二年就把成本賺回來了。劉家成告訴記者,第二年的正月收獲了一個好行情,最高的時候一斤跳魚賣到了105元,當年不僅大賺了一筆,還挽回了第一年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