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非洲(一)(1 / 3)

主要山脈

非洲較高大的山脈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帶,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脈,長1800千米,最寬處450千米,包括幾條平行山脈及若幹山間高原、深穀和盆地;東南沿海有德拉肯斯山脈;肯尼亞山位於肯尼亞中部,主峰巴蒂安山海拔5199米,是非洲第二高峰;東部的乞力馬紮羅山為一東西延伸80千米的熄火山群,主要由3座火山組成,基博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峰。

豐富的礦產資源

非洲礦產品種多,儲量大。黃金儲量約占世界的一半,白金占世界的40%,鈾占世界的30%。另外鑽石、銅、鈷、磷酸鹽等產量居世界重要地位。南部是世界罕見的礦產富集區,金、鈾、鉻、鑽石等儲量巨大,被稱為“地質奇跡”。撒哈拉與幾內亞灣沿岸是重要的石油生產基地。剛果和讚比亞兩國境內分布著一條長550千米、寬60~100千米的天然“銅帶”。西北非的摩洛哥等國是全球最大的磷酸鹽產區。

西非各國蘊藏著豐富的鐵、鋁和鈾礦資源。

野生動物和自然保護區

非洲有“天然動物園”之稱,野生動物資源極為豐富,大型哺乳動物有100多種,淡水魚有2000餘種,鳥類在400種以上。馬達加斯加島上受外界幹擾很少的特殊環境,更保存了世界一半以上的變色龍。非洲有許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坦桑尼亞的恩戈羅保護區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在火山口周圍生活著50多種哺乳動物和200多種鳥類。

民族

當地原住居民約占總人口的98%,其中黑種人約占66%,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地區;生活在南部非洲的歐洲移民,約占總人口的2%;還有少數介於黑種人和歐羅巴人之間的混合種人。非洲黑人又可分為蘇丹族係和班圖族係兩大係統。蘇丹族係膚色接近純黑,其人口約占全非的33%,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兩河一湖地區(尼日爾河-乍得湖-尼羅河)。班圖族係膚色較淺,約占全非洲人口的32%,主要分布在東非、中非南部和南非的廣大地區。

人口

非洲人口總數約10億人,全洲人口密度較低。但整個非洲約有65%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總麵積1%的狹小區域內,其每平方千米的人口在500人以上。疏密不均、多數地區地廣人稀是非洲人口分布的重要特點。非洲人口增長迅速,年輕人多,移民多,因逃避內戰和衝突而越境的難民不斷增加。當地各族居民約占98%,移居非洲的白人等外來移民占2%左右,而且主要分布在南部非洲。

宗教

撒哈拉以南廣大地區的人民都信奉各自民族的原始宗教,種類很多,形式各異。他們大多擁有自己的圖騰崇拜,酋長和國家的統治者被認為是祖先神靈的使者。

主要山脈

非洲較高大的山脈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帶,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脈,長1800千米,最寬處450千米,包括幾條平行山脈及若幹山間高原、深穀和盆地;東南沿海有德拉肯斯山脈;肯尼亞山位於肯尼亞中部,主峰巴蒂安山海拔5199米,是非洲第二高峰;東部的乞力馬紮羅山為一東西延伸80千米的熄火山群,主要由3座火山組成,基博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峰。

豐富的礦產資源

非洲礦產品種多,儲量大。黃金儲量約占世界的一半,白金占世界的40%,鈾占世界的30%。另外鑽石、銅、鈷、磷酸鹽等產量居世界重要地位。南部是世界罕見的礦產富集區,金、鈾、鉻、鑽石等儲量巨大,被稱為“地質奇跡”。撒哈拉與幾內亞灣沿岸是重要的石油生產基地。剛果和讚比亞兩國境內分布著一條長550千米、寬60~100千米的天然“銅帶”。西北非的摩洛哥等國是全球最大的磷酸鹽產區。

西非各國蘊藏著豐富的鐵、鋁和鈾礦資源。

野生動物和自然保護區

非洲有“天然動物園”之稱,野生動物資源極為豐富,大型哺乳動物有100多種,淡水魚有2000餘種,鳥類在400種以上。馬達加斯加島上受外界幹擾很少的特殊環境,更保存了世界一半以上的變色龍。非洲有許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坦桑尼亞的恩戈羅保護區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在火山口周圍生活著50多種哺乳動物和200多種鳥類。

民族

當地原住居民約占總人口的98%,其中黑種人約占66%,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地區;生活在南部非洲的歐洲移民,約占總人口的2%;還有少數介於黑種人和歐羅巴人之間的混合種人。非洲黑人又可分為蘇丹族係和班圖族係兩大係統。蘇丹族係膚色接近純黑,其人口約占全非的33%,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兩河一湖地區(尼日爾河-乍得湖-尼羅河)。班圖族係膚色較淺,約占全非洲人口的32%,主要分布在東非、中非南部和南非的廣大地區。

人口

非洲人口總數約10億人,全洲人口密度較低。但整個非洲約有65%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總麵積1%的狹小區域內,其每平方千米的人口在500人以上。疏密不均、多數地區地廣人稀是非洲人口分布的重要特點。非洲人口增長迅速,年輕人多,移民多,因逃避內戰和衝突而越境的難民不斷增加。當地各族居民約占98%,移居非洲的白人等外來移民占2%左右,而且主要分布在南部非洲。

宗教

撒哈拉以南廣大地區的人民都信奉各自民族的原始宗教,種類很多,形式各異。他們大多擁有自己的圖騰崇拜,酋長和國家的統治者被認為是祖先神靈的使者。

他們經常舉行隆重的集體祈禱,祈求神靈保佑,免除災難。他們把打雷、閃電和暴風雨等自然現象,當做神的威力的表現。在非洲約有2億多人信奉原始宗教。北非各國人民多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在撒哈拉以南地區也有傳播。基督教則主要流行於南非、東非及西非沿海地區。南非白人絕大多數信奉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