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刺蝟仍然搖搖頭。
白頭翁隻好飛走了。
小刺蝟還在樹下等媽媽,可是媽媽一直沒來,他有點著急了,就出去找媽媽。可是媽媽到哪去了呢?小刺蝟漫無目的地走著。
小刺蝟見到小狗,想問問小狗知道不知道媽媽在哪,可是小狗不是他的朋友,小刺蝟沒有問。
小刺蝟遇見小公雞,想問問他知道不知道媽媽在哪?可是小公雞不是他的朋友,小刺蝟也沒張口。
他又遇到好多動物,因為都不是他的朋友,小刺蝟都沒有問。
小刺蝟哭了。
這時,白頭翁又飛回來了。他對小刺蝟說:“小刺蝟,你為什麼哭啊?”
小刺蝟說:“我找不到媽媽了。”
白頭翁說:“我知道你媽媽在哪。她在河邊為你找朋友去了。我領你去。”
河邊可真熱鬧啊。好多小動物都在那,小兔子在賽跑,小猴子在爬竿,小金魚在遊戲,小鳥在跳舞……
“小刺蝟,你看,你媽媽來了。”
隻見媽媽領著一群小動物跑過來了。
小動物們見到小刺蝟,一齊說:“小刺蝟,我們做好朋友吧。”
媽媽說:“孩子,他們是我請來的朋友,以後,你就跟他們玩,總跟著媽媽玩,你就會變得孤獨了,你看,同小朋友們玩,多有意思啊。”
隻見小猴子拉起手風琴,大夥一聲跳起舞來。
小刺蝟看著看著,也跑到小夥伴們中間,跳起舞來。
從此,小刺蝟每天都去找小朋友們玩,而且玩得高興極了。他突然發現,媽媽之外,還有那麼一個廣闊愉快的天地,他真後悔沒有早一點到這個天地來。有時候,見不到小夥伴們,他還想得慌呢。
詢問孩子:你離開媽媽以後是什麼樣的?
[七天計劃]
周一,向孩子講明,從現在起開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活動。第一天先讓孩子洗小手絹,洗自己的小飯碗等。幫大人拿東西,完成後立即予以口頭表揚,這類活動要繼續下去。
周二,把孩子的衣物以及書包裏的東西拿出來,對他說:“你把它們整理好放起來,等媽媽呆一會過來看,一定會大吃一驚,哦!整理的這麼快,這麼好!”這一活動以培養孩子獨處和獨做。這樣的事一天要重複幾次。
周三,邀請1—2個小朋友,讓他們一起玩,父母不要在場,並告訴孩子出去一小會馬上回來。此活動可使孩子逐漸習慣與同伴玩而減輕對媽媽的依戀。讓孩子自己的屋裏呆一會兒,自己出去辦事情,鍛煉孩子離開自己的習慣。
周四,帶孩子到鄰居家,並與鄰居商量好,讓孩子在他們家玩一會兒,自己有點事情去辦。孩子若能順利的從在家裏的離開媽媽一會發展到在外麵也能離開媽媽一會兒,就是一大進步,回來後一定要予以強化,可以給孩子買一件他最喜歡的玩具。
周五,讓孩子拿著昨天買來的新玩具自己去找小朋友玩。父母可以暗自跟蹤玩耍和保證安全。當孩子順利地玩回來之後,父母要表現出極為高興和自豪的神色,以讓孩子體會到能獨立離開父母出去玩是件好事。
小刺蝟仍然搖搖頭。
白頭翁隻好飛走了。
小刺蝟還在樹下等媽媽,可是媽媽一直沒來,他有點著急了,就出去找媽媽。可是媽媽到哪去了呢?小刺蝟漫無目的地走著。
小刺蝟見到小狗,想問問小狗知道不知道媽媽在哪,可是小狗不是他的朋友,小刺蝟沒有問。
小刺蝟遇見小公雞,想問問他知道不知道媽媽在哪?可是小公雞不是他的朋友,小刺蝟也沒張口。
他又遇到好多動物,因為都不是他的朋友,小刺蝟都沒有問。
小刺蝟哭了。
這時,白頭翁又飛回來了。他對小刺蝟說:“小刺蝟,你為什麼哭啊?”
小刺蝟說:“我找不到媽媽了。”
白頭翁說:“我知道你媽媽在哪。她在河邊為你找朋友去了。我領你去。”
河邊可真熱鬧啊。好多小動物都在那,小兔子在賽跑,小猴子在爬竿,小金魚在遊戲,小鳥在跳舞……
“小刺蝟,你看,你媽媽來了。”
隻見媽媽領著一群小動物跑過來了。
小動物們見到小刺蝟,一齊說:“小刺蝟,我們做好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