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職業的敏感,王選看出了“七四八工程”的發展前景,立即投身漢字精密照排係統研究。麵對浩大的中國漢字,王選緊鎖眉頭,像著了魔似的天天對著報紙雜誌琢磨,反複思考漢字的字形和規律。終於,他總結出了漢字的筆鋒特點,寫出了“全電子照排係統”的建議手稿,引起轟動。王選對這項研究付出了超常的心血與耐心。一次,“葡”字的壓縮信息出現了錯誤。當時沒有可以顯示字模效果的顯示器,為了確保每個字的質量,王選隻好用寬行打印機將壓縮信息數據打出來查對,對“葡”字的10行信息一一進行修改,依次查找字模輸出錯誤的原因。

輝煌成就

1979年7月,精密漢字照排係統第一台樣機調試完成,大家都圍在樣機旁,屏住呼吸,機房裏的樣機發出“嗒嗒”聲,轉眼間,從激光照排機上輸出了一張8開報紙的膠片,王選激動地拿起了膠片,他清楚地意識到這張膠片意味著什麼。

1980年夏天,樣機試排的條件基本成熟,王選及其科研組決定編排一本《伍豪之劍》。這本書,描寫了大革命時期周恩來(化名“伍豪”)鏟除黨內叛徒的故事,選擇這本書,是為了紀念周總理。全書共有26頁,是用國產激光照排係統排出的第一本漢字圖書。這本書的完成,沒有動用一個鉛字,開啟了一個劃時代的印刷術革命。

“在電腦激光照排車間,十幾台電腦前坐著十幾位穿白大褂的姑娘,姑娘們纖細的手指在鍵盤上靈活起落,仿佛彈奏著美妙的樂曲……”這是《經濟日報》記者對報社使用激光照排後的美好描述。漢字印刷業正經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後,王選擔任了北大方正集團董事長,他依然保持著節儉與謙虛。本可以住在140多平方米的教授樓裏,他和妻子卻一直住在80多平方米的老樓裏。身上沒有任何奢侈品。唯一的一條領帶平日都放在辦公室的抽屜裏,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係上。

王選以其突出的貢獻被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2月13日,在北京協和醫院,王選由於胃腸同時大出血,不幸辭世,終年70歲。

王選,中國漢字激光照排係統的創始人,掀起了一場震驚中外的漢字印刷術大革命。他以頑強的毅力,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使印刷技術告別了“鉛與火”的時代,迎來了新的文明曙光。

出於職業的敏感,王選看出了“七四八工程”的發展前景,立即投身漢字精密照排係統研究。麵對浩大的中國漢字,王選緊鎖眉頭,像著了魔似的天天對著報紙雜誌琢磨,反複思考漢字的字形和規律。終於,他總結出了漢字的筆鋒特點,寫出了“全電子照排係統”的建議手稿,引起轟動。王選對這項研究付出了超常的心血與耐心。一次,“葡”字的壓縮信息出現了錯誤。當時沒有可以顯示字模效果的顯示器,為了確保每個字的質量,王選隻好用寬行打印機將壓縮信息數據打出來查對,對“葡”字的10行信息一一進行修改,依次查找字模輸出錯誤的原因。

輝煌成就

1979年7月,精密漢字照排係統第一台樣機調試完成,大家都圍在樣機旁,屏住呼吸,機房裏的樣機發出“嗒嗒”聲,轉眼間,從激光照排機上輸出了一張8開報紙的膠片,王選激動地拿起了膠片,他清楚地意識到這張膠片意味著什麼。

1980年夏天,樣機試排的條件基本成熟,王選及其科研組決定編排一本《伍豪之劍》。這本書,描寫了大革命時期周恩來(化名“伍豪”)鏟除黨內叛徒的故事,選擇這本書,是為了紀念周總理。全書共有26頁,是用國產激光照排係統排出的第一本漢字圖書。這本書的完成,沒有動用一個鉛字,開啟了一個劃時代的印刷術革命。

“在電腦激光照排車間,十幾台電腦前坐著十幾位穿白大褂的姑娘,姑娘們纖細的手指在鍵盤上靈活起落,仿佛彈奏著美妙的樂曲……”這是《經濟日報》記者對報社使用激光照排後的美好描述。漢字印刷業正經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後,王選擔任了北大方正集團董事長,他依然保持著節儉與謙虛。本可以住在140多平方米的教授樓裏,他和妻子卻一直住在80多平方米的老樓裏。身上沒有任何奢侈品。唯一的一條領帶平日都放在辦公室的抽屜裏,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係上。

王選以其突出的貢獻被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2月13日,在北京協和醫院,王選由於胃腸同時大出血,不幸辭世,終年70歲。

王選,中國漢字激光照排係統的創始人,掀起了一場震驚中外的漢字印刷術大革命。他以頑強的毅力,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使印刷技術告別了“鉛與火”的時代,迎來了新的文明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