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問題解答(1 / 3)

一般來說,根據許多人的經驗,留罐的時間越長,吸力越大,次數越多,效果越好。

(3)采用普通的拔罐方法,可以一次排罐10多罐,留罐5~15分鍾;采用排毒拔罐療法,一次留罐40分鍾以上,最好能堅持50分鍾,以每個罐口部位不再出膿水,結痂並脫落,皮膚基本正常為一個療程。如果中間某一天沒有上罐也不要緊,隻不過延緩幾天治愈而已。即使中斷治療也不要緊的,當然,最好不要中斷。

(4)“阿是穴”是指患者疼痛之處,選阿是穴上罐,就是哪兒痛在哪兒上罐,這也是許多人常用的方法。拔罐的理論不一定都弄明白,笨辦法一樣有效果,隻不過會多走點兒彎路而已。

(5)剛接觸排毒拔罐療法的人在重罐時,用塑料拔罐,隻拉動兩三次排氣筒,因為疼痛,認為吸得很緊了,因而停止拉動排氣筒。其實這不是吸力大,應該以能承受為原則,盡量多拉動幾次排氣筒。如果吸力不太大,就會出現皮膚上的痕跡色重,不易消退;如果吸力適當,皮膚上的痕跡就輕,消退也快。無論痕跡輕重,這些痕跡都是能夠逐漸消失的,女同誌及年輕人消失得快一些。

(6)有的讀者問拔到什麼程度才可以,我們認為,在使用排毒罐的條件下,每一次吸拔以能承受為原則,但是在吸拔一個階段以後,在上罐時,無論拉動多少次排氣筒都能承受,而且留罐時間超過40~50分鍾都不再出皰,接連吸拔幾次都是這樣,拔到這種程度停止拔罐為好。即便這樣,過個一年半年,還需要再吸拔一個階段,避免積累疾病。

(7)由於排毒拔罐療法上罐時經常要起水皰,於是有許多人對起皰能否感染產生擔心。這個問題在《根治型拔罐療法》一書中,隻是告訴大家起皰不能引起感染,但是原因講解得不十分清楚。我們是以實踐的結果來回答讀者,告訴他們起皰不能引起感染,這是許許多多患者的實踐證實了的結論。本書在排毒拔罐原理的介紹中,介紹了起皰不能引起感染的原因。

在拔罐的過程中,病氣從罐口部位向外排,並不因起罐而停止,隻不過起罐以後外排的力量變小、速度慢了一些而已。對於病情較重,病氣、病毒較多的患者,由於吸拔到皮膚表麵的病氣等病態物質較多,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全通過皮膚轉變為膿水等排出去,有許多滯留在皮膚上,導致皮膚表麵的罐口部位出現紅腫現象,甚至有硬塊,並且紅腫麵積較大。這種現象會持續一段時間,隻有當病態物質越來越少,並且完全通過皮膚轉變為膿水等排出去,紅腫現象才會逐漸消失。一些不了解排毒拔罐療法特點的人,常常將這種現象誤認為是感染發炎,以至於他們遇到了這種現象,就停止重罐,又是打針又是上藥,過了一些日子,罐口部位就恢複正常了。其實,即便他們不打針吃藥,過些日子罐口部位也會恢複正常的。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在拔罐前,這些病氣是能夠被體內的抵抗力抑製住的,雙方原來就是處於平衡的狀態,隻不過是由於拔罐破壞了原有的平衡,當停止了拔罐以後,體內的抵抗力並沒有減少,雙方還會回到原來的平衡狀態,更何況經過了拔排毒罐,病氣已經減少,體內的抵抗力會增強,所以,停止了拔罐以後,罐口部位會恢複正常的。

一般來說,根據許多人的經驗,留罐的時間越長,吸力越大,次數越多,效果越好。

(3)采用普通的拔罐方法,可以一次排罐10多罐,留罐5~15分鍾;采用排毒拔罐療法,一次留罐40分鍾以上,最好能堅持50分鍾,以每個罐口部位不再出膿水,結痂並脫落,皮膚基本正常為一個療程。如果中間某一天沒有上罐也不要緊,隻不過延緩幾天治愈而已。即使中斷治療也不要緊的,當然,最好不要中斷。

(4)“阿是穴”是指患者疼痛之處,選阿是穴上罐,就是哪兒痛在哪兒上罐,這也是許多人常用的方法。拔罐的理論不一定都弄明白,笨辦法一樣有效果,隻不過會多走點兒彎路而已。

(5)剛接觸排毒拔罐療法的人在重罐時,用塑料拔罐,隻拉動兩三次排氣筒,因為疼痛,認為吸得很緊了,因而停止拉動排氣筒。其實這不是吸力大,應該以能承受為原則,盡量多拉動幾次排氣筒。如果吸力不太大,就會出現皮膚上的痕跡色重,不易消退;如果吸力適當,皮膚上的痕跡就輕,消退也快。無論痕跡輕重,這些痕跡都是能夠逐漸消失的,女同誌及年輕人消失得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