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節(1 / 3)

當年禹澄清篡權奪位,登上大楚皇帝寶座,群臣論功行賞,隻有王瑾賢進宮當了太監,也算得上是奇人奇事。

葉慧山搖搖頭道:「難,這種事我隻能當麵懇請,可自從陛下移駕秋聲紫苑,我就再也沒有見到過王公公。」

舜煜頤沉吟須臾,看了眼錢沛說道:「唐王黨在朝中得勢,日益飛揚跋扈也未必是件壞事。無論如何,晉王不宜久留北疆,還是要請陛下親自將他召回為好。」

錢沛愣了下,心中奇怪:她這話為什麼是看著我在說?

他腦海驀地靈光一閃,明白了舜煜頤的意思。她是在婉轉指點他,自己卻心甘情願退居幕後。

錢沛微笑著向舜煜頤點頭示意,咳嗽一聲就道:「葉大人,您的門生故舊遍及朝野,其中有沒有一兩位表麵看上去是唐王黨羽,實際上卻是您的心腹?」

葉慧山點頭應道:「有。」

「那就讓他們上一道奏摺,就說太子既已無病癒之望,為大楚百世千秋之計,懇請陛下儘早改立太子,以安江山社稷。」錢沛緩緩說道:「不必明確舉薦誰,隻要在奏摺裡評述兩位皇子的長短功過即可,對唐王一定要大吹特吹,讚揚他禮賢下士深獲群臣之心,尤其是在陛下養病期間勇於任事決斷果敢,從而為萬歲分憂解難,委實孝心可嘉。

「當然,也要提到玉清宗和曾皇後跟唐王淵源深厚,對他寄予厚望,以此說明他在朝在野都能獲得各方勢力強力支持,將來登基必是水到渠成,不致釀成朝局動盪。」

錢沛頓了頓,繼續道「我們還可以遣可靠之人,請鮮文閣為這出大戲編個戲本,弄得天下皆知,更是讓他們頭疼。」

葉慧山輕拍膝蓋,頷首贊道:「好,好主意!對晉王殿下自然也得評說幾句,但要明褒暗貶,以陛下的睿智定不難看出其中含義。這份奏摺一上,那些趨炎附勢之徒勢必蜂擁而上保奏唐王,如此陛下為了穩定京師局麵不讓唐王黨失控,他肯定會下旨召回晉王,以製衡唐王。」

「這樣還不夠,起火仍需澆油,才能促使陛下早下決心。」錢沛補充道:「大人不妨多找幾個像陳丹青那樣的清流,冒死上書彈劾唐王黨權臣,被貶被關的人越多,陛下就越坐不住。」

「正是!」葉慧山不禁對這年輕人多看兩眼,撫掌道:「陛下是一代雄主,即使病重在床,又豈能容忍唐王黨一枝獨大,壟斷朝綱。」

錢沛可不會把話說那麼隱晦,直白道:「就是這個道理,老子沒死,哪輪得到兒子來當家作主?真要是死了也就罷了,萬一又活過來了,做兒子的一個迫不及待,還不下黑手幹了老子?隻要讓老……陛下這麼想,事情就成了。」

葉慧山連連點頭,對錢沛顯然親近了許多,兩人又對細節做了商討,擬定了各種應對計畫,直到半夜裡才道別。

錢沛準備先送舜煜頤回家。在他和葉慧山商議的時候,舜煜頤基本上沒插話,隻在旁邊安安靜靜坐著。

「你可好,偷懶休息。」他笑著對舜煜頤說道:「我嗓子都快啞了。」

舜煜頤曉得錢沛是在用他的方式對自己表示感謝和欣賞,淺淺一笑道:「我包一斤茶葉,你帶回家去泡吧。」

「就這樣啊?」錢沛大為失望,「還當你會邀請我進屋喝茶。」

舜煜頤對錢沛的這類瘋言瘋語總是置之一笑,「你猜晉王殿下寫給葉大人的密函裡是什麼?」

「我怎麼猜……」錢沛身子一震,一字字道:「我們剛才討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