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殿一回來,做人;回不來,做鬼!
他轉過身,走過金水橋,忽然停下了腳步。一隊人馬迎麵而來,走在最前頭的是叢相蔡崇洲和已經解甲歸田的衛將軍唐覺虎。在他們身後,是一百多名文武官員。
他們神情肅穆鴉雀無聲,在唐王的麵前一言不發地跪倒,擋住了去路。
唐王「驚訝」地望著眾人,問道:「蔡大人,唐老將軍,你們這是——」
蔡崇洲向唐王深深一拜,朗聲道:「高太醫懸樑自盡,先帝死因不明,臣等深受皇恩豈能不聞不問?請殿下帶領我們入宮勤見皇後娘娘,徹查先帝死因,並重新審查遺詔真偽,還皇權放禹氏!」
「不錯!」吏部尚書馬上升介麵道:「就算先帝傳位遺詔是真,也應由唐王殿下代為攝政,焉能讓一個女子高踞朝堂垂簾聽政,亂我國本壞我祖製?」
唐王「措手不及」,臉一沉道:「你們這是做什麽,莫非想造反?! 「
唐覺虎宏聲道:「殿下明鑒,在這裡的都是先帝忠臣朝廷肚骨。我們絕無謀反之心,隻是想為大楚萬年基業爭國本還祖製!要謝皇後還政禹氏,請殿下決斷!」
唐王變色道:「你們要陷般本王放不忠不孝?快快散去,否則國法無情!」 唐朝升好了傷疤忘了疼,高聲叫道:「先帝死因不明,真凶逍遙法外,殿下坐視不管才是不孝!謝皇後一介女流專擅朝政敗壞綱常,殿下熟視無睹才是不忠!」
唐王勃然大怒道:「唐朝升,你敢信口雌黃誹謗皇後?來人啊,將他抓起來!」 唐朝升視死如歸道:「殿下要殺臣,臣不敢反抗。但有些話打死小臣也要說:先帝雖然龍體欠安,但一直並無病危跡象,還曾要親自主持秋祭大典,為何一夜之間會病情惡化,突然駕崩?高太醫好端端的,又為什麽懸樑自盡?先帝英明神武,怎會傳位給深陷昏迷絕無醒轉希望的太子?而曾太後母儀天下人所共仰,論及資歷地位更在謝皇後之上,先帝遺詔為何不由她來攝政?」
「對!」群臣紛紛響應,「先帝死因蹊蹺,遺詔來得更是蹊蹺!請殿下帶我們入宮,當麵向謝皇後問個明白!」
唐王歎道:「眾位大人的忠心感天動地,本王也深為欽佩。但沒有旨意私闖皇宮,便形同謀逆作亂,我又何忍讓大家白白犧牲?」
「誰說沒有旨意,貧道這裡就有太後的血詔!」早已做好登場準備的天機真人聞聲而出,率領玉機真人等三百餘名玉清宗長老和門人越過人群來到金水橋前。
他高舉詔書道:「唐王禹龍勳,盡相蔡崇洲並大楚文武百官聽詔!」展開曾太後用鮮血書寫的詔書念道:「查謝皇後黯同太醫高大元毒害先帝禍亂宮鬧,今又矯詔聽政扶天子以令天下,名為皇後實為國賊。本宮不忍先帝含冤,社傻飄搖,今以大楚皇太後之名傳血詔放天下:發義兵靖國難,清君側誅妖後!」
「發義兵靖國難,清君側誅妖後!」忠臣義士們飽含熱淚,高聲呼叫道:「我等願為大楚社稷冒死除賊以報先帝!」
唐王跪在地上高舉雙手接過天機真人手中的血詔,硬咽道:「兒臣接旨,願披肝瀝膽率我大楚忠臣良將,入宮誅妖!」
天機真人欣慰額首道:「唐王義舉天下共欽。貧道夜觀天象,宮中妖氣沖霄,必有奸接作祟。今夜率我玉清宗三百門人來為殿下助陣,除麽衛道義不容辭!」
他站到唐王身後,又用傳音入密道:「兵部尚書羅鬆堂已前往金吾衛衙門彈壓公孫哲接管永安城防,文昌侯曾蘊瑞統率曾府和王府的侍衛也已包圍晉王府,隻等皇宮信號一起就殺入府中。殿下,萬事俱備,隻等你一聲令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