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千年之後(大結局)
深夜的雪隻是預兆,這一年的雪分外地大,紛紛揚揚下了三天三夜,一腳踩下去,都沒到了人的膝蓋。
雖然雪景很美,可是帶來的麻煩卻更多,老臣們多半懼怕大雪所帶來的路途泥濘難行,稱病不出,李隆基就算去上早朝,朝堂上也隻有寥寥幾名大臣。老臣們都自恃功高,有些看不上這新君,而跟著李隆基打天下的那些人,雖然全力支持他,終究是力量有限。
冬日天寒,又下了大雪,雖然唐代富庶,終究還是有窮人,大雪一下,不知又要凍死餓死多少。長安城西門外已經搭好了粥棚,為災民做賑災之用。
這大雪綿延了整個冬季,直到第二天春天柳樹發芽之後,雪才漸漸消去。
而通過這個寒冷的冬天,李隆基穩固了自己的地位,以賑災來獲取民心,祭天祭地以求雪災得以緩解。而趁著那些老臣懼怕嚴寒不願出門的時機,他以雷厲風行的手段迅速轉移了兵權,等到那些老臣回過神來,已經被高高架空,沒有了從前的實權。
除了掌握在太上皇手中的三品以上官員任用權利,李隆基幾乎已經將所有的權利抓在自己手中。
他的父親就像是沒看到一樣,對於太平公主的囂張無動於衷,對於李隆基這樣的行動也無動於衷,一心一意就在享受自己的生活,隻要李隆基還對他有應有的尊重就行。
雪融春來的時候,太平公主的權利已經被分解地七七八八,表麵看上去依舊如往日一樣風光無限的太平公主,唯有她自己知道,她所能調動的人已經不多了,她的權利也不多了。⊕思⊕兔⊕網⊕
太平公主當然嫉恨,同時也在後悔,自己太輕視了這個年輕人,當初以為他不過是匹夫之勇,有些膽略敢宮變,這朝堂之上朝夕反複之間的事情,他未必精通。而當初讓已經決定離開的李小蕙回來,也是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消磨他的意誌。
太平公主失算了,她以為像李小蕙這樣的女子,就算是在李隆基身邊,做的事情也是勸李隆基離開,時日長久之後,李隆基的意誌必然渙散,到時就是屬於她的機會。
太平公主沒想到自己費力拉回來的人,居然會成為她的對手,她已經很得牙根癢癢了。本來是給對手增添一個弱點,沒想到這個弱點,居然會變成對手得力的幫手。
李隆基作為新君樹立自己的威望,調和朝臣之間的矛盾,將老臣的權利在不知不覺中剝奪,鞏固地位,這些事情雖然不能說全部出自李小蕙的幫助,其中自然也有李隆基本身的能力,不過若沒有李小蕙的幫助,他不會這麼迅速。
太平公主開始反擊,太上皇雖然名義上是退位了,可仍舊有實權。太平公主知道她和李隆基之間仇恨已深,便從太上皇那裏下手,將自己的數名親信提拔,位列三品朝臣。
可是李隆基也不是吃素的,雖然三品以上大臣的任用他沒有權利,但是他卻可以將這些屬於太平公主的人架空,讓他們雖然身居高位,卻沒有什麼權利。而表麵上,李隆基對他們還十分禮遇。
兩人之間這種膠著的狀態持續了半年之久,在公元713年的七月三日,也就是他即位一年的時候,唐玄宗李隆基果斷地先下了手,親自率領兵馬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骨幹幾十人,將傾向太平公主的官員全部罷官廢黜。
唐玄宗終於掌握了皇帝應有的權力。當年,唐玄宗把年號改為開元,表明了自己勵精圖治,再創唐朝偉業的決心。
可是這一年的八月,最熱的時候,李小蕙的身體卻垮了,她生了很重的病,不思飲食,什麼東西都不想吃。太醫卻說不明白究竟是哪裏不對,各種藥汁喝下去,一點效果都沒有,人卻在一個月之中慢慢地耗盡,本來還算圓潤的一個人,如今卻變得很可怕。
秋天到了,李小蕙卻也如秋天的落葉一般,似乎走到了盡頭。李小蕙心裏也察覺到了自己這一次大概是真的走到了盡頭,也許曆史真的有必然,她若是再存在下去,或許對曆史的影響會更大,所以她必須要消失?
李隆基瘋了一般,廣招天下名醫,卻依然半點效果都沒有。
“你別費勁了,生死有命,我逃過很多次,也許這一次,是逃不掉了。”李小蕙倒是分外平靜,對自己的存在,她始終是十分矛盾的,這些一年來對李隆基的幫助,雖然是由於太平公主緊緊相逼,不得不如此,可總也傷了不少人,在不知不覺中殺了不少人,現如今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人間接地因她而死,大概她的存在,連老天爺也看不過去了吧?
“太平公主已經被你流放,掃平了對手,以後就少殺些人吧。”李小蕙看了看已經具備了帝王威嚴的李隆基,澀然一笑,這個男人果然是不可能屬於她的。
“小惠,小惠你等等!”看著李小蕙的臉色越來越差,李隆基急忙抱著她,用厚厚的毯子裹著她向自己的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