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驅逐者。”伊妮婭輕聲說。
“你說什麼,孩子?”
“不是驅逐者,”她更堅定地說道,“是技術內核製造的飛船攻擊了環網……是它們偽裝成驅逐者侵略。”
“好吧。”我已然忘記馬丁·塞利納斯在他《詩篇》的最後幾章裏,曾詳細解釋過這些。我讀那首詩的時候,那部分對我來說還沒有太大意義。而現在,也毫不相幹。“可是,河兩岸盡是些被熔成渣的山,也許還有凶險的急流,甚至可能有瀑布,不管怎樣,木筏不一定能通過。”
伊妮婭點點頭,把望遠鏡放回我的背包。“如果不行的話,那就沒辦法了,隻能走路過去,遊到下一座傳送門那兒。不過我們還是趕緊修好木筏,盡量走遠點。一看見險灘,就趕緊靠岸。”
“也許,與其說是河岸,還不如說是懸崖峭壁,”我說,“那些熔岩好像不容易登上。”
伊妮婭聳聳肩。“那就爬山,然後走路。”
我承認那晚我對那丫頭油然生出敬佩之情。我知道她很累,還生著病,受著某種我無法理解的情感的折磨,害怕得半死。但我從沒見她準備打退堂鼓。
“啊,”我說,“至少伯勞走了。那是好兆頭。”
伊妮婭凝神看著我,想笑,但沒笑出來。
修複工作隻花了二十分鍾。我們重新綁好了帶子,從中間抽出幾根木頭綁到前端,然後把超薄帳篷平鋪在上麵,當作腳墊,免得腳被打濕。
“如果天黑了還要繼續前進,”伊妮婭說,“那我們得重新豎好桅杆,用來掛提燈。”
“對。”我說道。我先前留了根長長的撐杆,就是為了應對這個目的。於是我豎起它,插進一個孔槽,把底部捆牢,又用刀刻了一段淺槽,當作掛提燈的把手。“現在就點上嗎?”我問。
“不急。”伊妮婭說著,瞥了一眼身後的落日。
“好嘞,”我說,“如果碰到急流,那肯定會顛簸得厲害,這樣的話,得把裝備都打好包,把最重要的東西放進防水背包。”我們立刻著手開幹,我往防水背包裏額外裝入一件襯衫、一卷繩子,還有折起來的等離子步槍、一盞馬燈、激光手電。我本想把沒用的通信誌丟進普通背包,但心裏尋思,這東西雖然沒用,不過反正也不重,於是又把它扣在手腕上。在庫姆-利雅得診所的時候,我們已經給通信誌、激光器和提燈的電池充足了電。
“可都裝好了?”我問道,準備再次撐進河道中。現在,我們的木筏擁有了嶄新的甲板和桅杆,看起來好多了,背包已經裝得滿滿當當,捆得嚴嚴實實,時刻準備好奔向險灘,船首掛起了提燈,即將點亮。
“好了。”伊妮婭說。
貝提克點點頭,靠在撐杆上。我們回到了河中央。
水流非常強勁,水速至少每小時二十公裏。我們行入黑色熔岩地時,太陽依然沒有落入地平線。兩邊的河岸都成了斷崖,木筏上下顛簸著,穿過幾個滔滔的白色浪頭,每次都颯爽地脫身而出。接著,我開始搜尋兩岸上可以停靠的地方,一旦聽到前方有瀑布或湍流,就馬上靠岸。有些地方還算合適——比如隘穀、平地,但一眼望去,前方的土地似乎越來越崎嶇。我注意到,在這段懸崖夾道的河流兩側,草木生長得更為繁茂——常藍植物、矮小的紅杉——低斜的落日將高處的枝條塗上了鮮豔的顏色。我腦海中剛現出一個念頭,打算從背包中拿點東西,加熱一下當午飯……或者晚飯吃,忽然間,貝提克大喊:“前方有急流。”
“不是驅逐者。”伊妮婭輕聲說。
“你說什麼,孩子?”
“不是驅逐者,”她更堅定地說道,“是技術內核製造的飛船攻擊了環網……是它們偽裝成驅逐者侵略。”
“好吧。”我已然忘記馬丁·塞利納斯在他《詩篇》的最後幾章裏,曾詳細解釋過這些。我讀那首詩的時候,那部分對我來說還沒有太大意義。而現在,也毫不相幹。“可是,河兩岸盡是些被熔成渣的山,也許還有凶險的急流,甚至可能有瀑布,不管怎樣,木筏不一定能通過。”
伊妮婭點點頭,把望遠鏡放回我的背包。“如果不行的話,那就沒辦法了,隻能走路過去,遊到下一座傳送門那兒。不過我們還是趕緊修好木筏,盡量走遠點。一看見險灘,就趕緊靠岸。”
“也許,與其說是河岸,還不如說是懸崖峭壁,”我說,“那些熔岩好像不容易登上。”
伊妮婭聳聳肩。“那就爬山,然後走路。”
我承認那晚我對那丫頭油然生出敬佩之情。我知道她很累,還生著病,受著某種我無法理解的情感的折磨,害怕得半死。但我從沒見她準備打退堂鼓。
“啊,”我說,“至少伯勞走了。那是好兆頭。”
伊妮婭凝神看著我,想笑,但沒笑出來。
修複工作隻花了二十分鍾。我們重新綁好了帶子,從中間抽出幾根木頭綁到前端,然後把超薄帳篷平鋪在上麵,當作腳墊,免得腳被打濕。
“如果天黑了還要繼續前進,”伊妮婭說,“那我們得重新豎好桅杆,用來掛提燈。”
“對。”我說道。我先前留了根長長的撐杆,就是為了應對這個目的。於是我豎起它,插進一個孔槽,把底部捆牢,又用刀刻了一段淺槽,當作掛提燈的把手。“現在就點上嗎?”我問。
“不急。”伊妮婭說著,瞥了一眼身後的落日。
“好嘞,”我說,“如果碰到急流,那肯定會顛簸得厲害,這樣的話,得把裝備都打好包,把最重要的東西放進防水背包。”我們立刻著手開幹,我往防水背包裏額外裝入一件襯衫、一卷繩子,還有折起來的等離子步槍、一盞馬燈、激光手電。我本想把沒用的通信誌丟進普通背包,但心裏尋思,這東西雖然沒用,不過反正也不重,於是又把它扣在手腕上。在庫姆-利雅得診所的時候,我們已經給通信誌、激光器和提燈的電池充足了電。
“可都裝好了?”我問道,準備再次撐進河道中。現在,我們的木筏擁有了嶄新的甲板和桅杆,看起來好多了,背包已經裝得滿滿當當,捆得嚴嚴實實,時刻準備好奔向險灘,船首掛起了提燈,即將點亮。
“好了。”伊妮婭說。
貝提克點點頭,靠在撐杆上。我們回到了河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