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野土千年怨不平(3 / 3)

懷月、悲月幾人眼見勢頭不對,“刷”的一聲撕下身上的喬裝,以一身北漢軍甲四處奔走。正四麵碰壁的北漢軍紛紛效仿,撕下喬裝露出漢甲。李陵宴一聲長笑,指揮北漢軍圍剿碧落宮一夥。

此時場麵一片混亂,處處刀光劍影,打成一團。李陵宴在人群中閃來閃去,而必有一些錚亮的刀頭劍刃跟在他身後,碧落宮確以傾宮之力,必殺李陵宴!

“不行,容容你的大軍來得太慢,隻怕到了都來不及了!”聖香眼見戰況爆發得如此迅速激烈,“你看那——”他的話音戛然而止,隻見李陵宴在人群裏閃來閃去,身形越來越遲緩。突然他身周十幾個人同時手一舉,隻見月下道道絲線光彩閃爍——是往李陵宴身上連綿不斷地射出大團蛛絲,數目一多,蛛絲牽扯不斷,竟把李陵宴網在網中。

李陵宴身形一定,掙紮不脫,隻聽一聲叱吒,一人一劍猶如飛仙淩空射來。劍光明若秋水,一劍之光,盛於當空皓月!劍之所向,直指李陵宴心口,劍出方聞衣袂掠空之聲。

那是碧漣漪禦劍一擊!正當眾人紛紛抬頭為那一劍映得顏發俱白駭然失色的時候,隻聽一聲輕笑。

劍光!

碧漣漪之劍光極明極白,狀若君子擊節,棄筆從戎為國之戰,中有浩然正氣。

這疾掠而起的劍光極清極豔,乍見猶如傾城女子之眸,傾城一顧,便能讓君子失節、烈士失心!

碧漣漪禦劍一擊號“國士”,暗喻“無雙”二字!

這迎麵而來的一劍號“輕生”,暗喻“樂死”二字!

“國士”迎上了“輕生”!

“國士”無雙,君子義烈,節氣重逾泰山!

然君子一劍,能否抵“輕生”一笑?

在數千人變色驚心之際,兩道劍光隔空相遇,隻聞“喀啦”一聲,空中光華爆起,雙劍俱碎,兩敗俱傷。

“國士”遇見了“輕生”,竟是玉石俱焚、兩敗俱傷!

此時無論是否懂劍之人都紛紛喟歎,這傾城無雙的交鋒隻如一閃流星,隻得一眼,便即消逝。

但真的看清楚的人卻紛紛把目光投向對麵街道的一間小小的民房。

方才碧漣漪一劍“國士”,李陵宴身後掠起一劍“輕生”。

這“輕生劍”仍是玉崔嵬成名之劍,這迎著“國士”掠去的人當然是玉崔嵬!李陵宴驟然看見,臉色白了白,忘了借機逃脫。

“國士”遇上“輕生”的一瞬——“輕生”敗!

碧漣漪的劍直擊玉崔嵬的劍尖,雙劍尚未相接的時候,碧漣漪的劍風已經逼得玉崔嵬撤劍後退——他重傷未愈內力不足,這一劍雖然好看,卻發揮不出三成功力。他隻不過要救李陵宴一時,更無意和碧漣漪拚命,撤劍之後往後就退。

正當他堪堪要撤劍之際,被劍光照亮的空中驀地飛來一樣東西。那東西來勢淩厲剛猛之極,擊在尚未相交的雙劍之上,隻聞“喀啦”一聲,雙劍俱碎。

這並不奇怪,“輕生劍”已經撤力,而碧漣漪看清楚是玉崔嵬,那是宛鬱月旦的姐夫,縱然他對玉崔嵬也頗不以為然,卻不能當真殺了他。因此“國士劍”也堪堪撤力,正在這雙方撤力的時候突然空中飛來一樣東西,撞在雙劍之上,頓時雙劍俱碎!

雙劍碎。

兩人飄然落地。

碧漣漪立於玉崔嵬麵前,相隔十丈,眾人頓時紛紛讓開,噤若寒蟬地看著這兩人。

兩人尚未說話,空中碎劍紛紛跌下,接著“啪”的一聲一樣東西跌在地上——那是一把金邊折扇!

被碎劍割得四分五裂的卻是一把上書“千歲風流”的金邊折扇!

這折扇是從對街的民房裏擲出來的!

聖香!

聖香居然能將“國士”與“輕生”一下擊碎!

這位少爺公子委實太過可怕!

場內知道是聖香而不知真相的人紛紛變色,數千人的場麵突然一下寂靜如死,數千人的眼睛都看著那民房。

大家卻不知聖香明知玉崔嵬無能接下“國士”一劍,一時心急把扇子擲了出去,運功過度血氣衰竭,現在抵在窗欞之上,連一口氣也喘不過來。

但這時難得的寂靜卻是控製雙方局麵的最佳良機,萬萬不能錯過!此刻尤其是“聖香少爺”突然立威的時候!他死死抓著容隱的手,容隱知道此時他若不出聲必定引起疑惑,自己卻無法代替他控製局麵,隻得一股真氣硬傳了過去,支持他開口說話。

頓了一頓,隻聽那邊房子裏傳出了聖香少爺笑眯眯的聲音:“各位親朋好友晚上好。”

李陵宴陡然發覺自己已被人以蜘蛛網重重圍了起來,方才大好機會他忘了逃脫,此時已全然受製於人。正在心裏對自己那一愣縱聲大笑,今夜之事,卻是被玉崔嵬這一劍毀了。

隻聽聖香笑吟吟地說下去:“各位親朋好友打架打得煙塵滾滾,拆房子拆得氣壯山河,殺人殺得神佛滿天。小宴啊小宴,在嗎?”他突然叫起了李陵宴。

李陵宴咳嗽了一聲,心氣居然很平和,“什麼事?”

“看左邊。”聖香笑嘻嘻地說。

眾人望向南邊,頓時須發皆立、渾身冷汗——不知何時嘉京園南邊已有軍容整齊、手持弓箭、層層疊疊不知數目多少的宋軍正看著這裏。嘉京園被拆,煙塵滾滾,打鬥之聲嘈雜,竟然沒人警覺宋軍什麼時候到了這裏。

“阿宛,阿宛啊——”聖香拖長聲音繼續叫。

以蜘蛛絲纏住李陵宴的人群中有人也輕咳了一聲,“這裏。”

聖香繼續笑眯眯地說:“看右邊。”

宛鬱月旦比較從容,含笑道:“我已經聽到了。”

右邊亦是旌旗豎立,層層疊疊,不知數目多少的宋軍以盾牌弓箭對著這些身著漢甲的“亂軍”,軍陣整齊,長槍陣已經擺好,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