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更何況慕容公子這麼小受,少爺這麼強勢!沒想到兩個人發展這麼迅速啊!
小丫鬟也顧不上去送水了,立刻拉過丫鬟乙,添油加醋的說了一番,最後還千叮嚀萬囑咐,千萬別和其他人說!
等到段譽中午醒過來,就發現王府裏的小丫鬟全部用一種曖昧的眼神看著自己,看的他是渾身發毛。
更有甚者,還邊看邊竊竊私語,交頭接耳。
段譽運氣內力,仔細聽了一番,卻聽的自己臉瞬間紅的快要滴血。
誰能告訴他發生了什麼事!
為什麼無緣無故他就成了年下攻!並且受還是那個動不動就臉紅,靦腆無比的自己的二哥!竟然還是誘受~~~!天啊!大宋的腐女有這麼多嗎?
據段譽事後回憶但是小丫鬟的竊竊私語,真的是比看到現場直播還現場直播!那畫麵感是要多逼真有多逼真!段譽對此表示是他沒做好廣大人民群眾的表率!話說他有這麼饑渴嗎?連自己二哥都不放過!人家還是很純潔的啊!
段譽急忙運起輕功,非一般的向外逃竄!廢話,再不跑他都可以在丫鬟們的眼光下被烤熟了!
跑出王府卻不知道要去哪裏!悠悠閑閑的向皇宮溜達過去,想著自己出去兩個月了,回來之後竟然沒有去看看伯父,真是沒良心啊!虧伯父還把自己最喜愛的一把古琴送給了自己!
進去皇宮,卻並沒有見到伯父,隨手招過來一個侍衛,才得知伯父每一年的今天都會去天龍寺拜祭先祖,感悟佛法!
問了侍衛天龍寺在那個方位,讓侍衛牽了一匹馬來,翻身上馬,目的地改為天龍寺。
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段譽感覺自己仿佛置身夢中!曾經無數次看原著時想經曆的世界,想感受的感覺就這麼擺在自己麵前!看著小攤販在吆喝著自己的貨物,看大嬸在菜攤麵前討價還價,看小孩子在街上跑跑跳跳!一些顯的都是那麼和諧!沒有現代人的勾心鬥角,沒有現代人的冷漠無比,沒有現代的高樓林立,沒有現代的匆忙節奏!
這一切讓段譽感覺是那麼的溫馨。
出了城,感受著城外的新鮮空氣,心中的窘迫不由得減少很多,沿著小路緩緩策馬前行,雖然此時已是寒冬,但是大理四季如春,絲毫感覺不到在北方時的刺骨寒冷!
走了大約半個時辰,才到達大理皇家曆代先祖的最終住所--天龍寺。
天龍寺在大理城外點蒼山中嶽峰之北,正式寺名叫作崇聖寺,但大理百姓叫慣了,都稱之為天龍寺,背負蒼山,麵臨洱水,極占形勝。寺有三塔,建於唐初,大者高二百餘尺,十六級,塔頂有鐵鑄記雲:“大唐貞觀尉遲敬德造。”相傳天龍寺有五寶,三塔為五寶之首。
段氏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為僧,都是在這天龍寺中出家,因此天龍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廟,於全國諸寺之中最是尊榮。每位皇帝出家後,子孫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獻裝修。寺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規模宏大,構築精麗,即是中原如五台、普陀、九華、峨嵋諸處佛門勝地的名山大寺,亦少有其比,隻是僻處南疆,其名不顯而已。
段譽帶著崇敬之心,緩緩拾級而上。畢竟在沒有鋼筋混凝土的古代,建築寶塔真是需要靠古代人民的無窮無盡的智慧!
走到寺門,見到了招待的小師傅,說明了來意,便被引著,穿過三元宮,雨花院,般若台,來到一處偏僻的長廊,長廊外側有兩三間鬆柏小屋!
小師傅帶著段譽來到門前,恭敬的達道:“師祖!段小王爺在外麵!”
隻聽屋中過了好一會,才傳來一陣蒼老的聲音,“知道了,讓他進來吧!”
小師傅對段譽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便雙手合十,嘴裏念著經文,轉身離去。
段譽上前,慢慢的推開了屋門。
伴隨著‘吱嘎’的聲音,隻看見屋中不僅坐了自己的伯父,還有兩位枯黃精瘦的僧人,更奇怪的是還有一位僧人,正在麵壁,不知是練功到了關鍵時刻,還是佛法有所明悟。
另外便是本字輩的幾位僧人,段譽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伯父感謝佛祖保佑,帶他去天龍寺的時候已經紛紛見過了。
段譽對各位大師一一施禮,最後站在伯父身邊。
過了有一炷香的時間,那位麵壁僧人緩緩說道,“正明,如今大雪山大輪明王之約轉眼及至,為了保護寺院劍法,我們每人隻練一脈,如今想來想去,卻隻有你能擔當此任,不知你意下如何!”
段正明皺著眉頭:“扳依我佛,原是正明的素誌,隻是神劍秘奧,正明從未聽聞,倉促之際,隻怕……到時候拖累了大家!”
方丈大師仿佛知道保定帝會這麼說,未等他說完,就給他解釋了六脈神劍的運功要訣。
段正明答應之後,枯榮大師轉過身來,給段正明剃度。
雖然段譽早就知道枯榮大師會是一半臉已經老去,一半臉確如嬰兒肌膚一般白嫩光滑,但是乍一看見卻還是嚇了一跳,隨之很快整理好了自己的失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