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1 / 3)

無異是看大門的代名詞。還好沒有招桑拿人員的,要不技院(技術學院)非變成“妓院”不可。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失業者和待業者也有高招,在職業生涯表裏趾高氣揚的寫上“自由職業者”。名字一換,讓人感覺大不一樣,難怪前一段時間大學改名的運動進行的轟轟烈烈,連屁大點的“學院”也想更名為“大學”。曾經雖還沒麵對就業,心依舊一陣絞痛,呼喊著“這就是我要的未來,我奮鬥的未來就這樣?”

人迷茫的悲哀往往在於人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卻從不考慮自己會幹什麼或者怎麼才能得到。一個招聘點處被學生圍得水泄不通,大家個個拚了命往前塞簡曆。與其他招聘處門可羅雀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招聘牌子上寫著“誠聘三維動漫設計師10名,月薪:6000~8000元”。人人見錢眼開,都直奔高薪去的。曾經就納悶,都快畢業的人了,個個都像韓劇裏的女主角,單純的要命。不想想一上任就真有那麼高的薪水,恐怕老師們早走完了,也不至於在這破落戶的學校教學謀生了。

“初生牛犢不怕虎”,剛畢業的學生衝勁十足,都相信自己是諸葛在世,未出茅廬,料定三分天下,不需要任何的帶兵經驗。總認為自己是新一代的泰勒斯,憑一身的“博學”早晚會令人刮目相看的,直到有一天演砸了,像泰森一樣被逼得把人家的耳朵咬了下來才開始麵對現實。

曾經試探性的采訪了其中的一名學生。這個學生真以為自己是泰勒斯,大言不慚的說:“我們是職業學校,不像那些本科學校,學的東西多,什麼也不精,到頭來什麼也沒學會,我認為我掌握了一門技術,有能力也有實力在這個社會上立足了......”口才還的確不錯。隻是本科生在他眼裏好像個個是智障。曾經聽到該生這樣大放厥詞,直想用一塊板磚把他打暈,然後把一個個字原路送回,讓這樣文字在其腹中腐爛,發酵,馬上酒精中毒的不醒人世。可人最大的難堪在於,明明別人把自己罵了個狗血淋頭,不但還不得口,還要乖乖的笑臉相迎的聽下去。

現在大學擴招就像六七年代的婦女生孩子,沒有節製。一塊磚頭從天上掉下來能砸死一片本科生,而專科生就像養雞場的雞,一層層的壘著。社會傳言說現在的大學生臉皮越來越厚了,說白了是越來越不要臉了,這句話在這個男生身上著實應驗了。

不大一會,招聘會秋風掃落葉,凋零的慘不忍睹。連剛才熱鬧非凡的招聘處也冷卻了下來。古記者趁機和招聘服務員搭訕,道明來意後,服務員滿臉戒意卻對答如流:“我們竭誠為學生服務,雖然學生沒什麼經驗,但有創造力,是一股新鮮血液,我們就衝這一點來的......”服務員的回答,仿佛小學生寫日記,千篇一律的天天都是攙老奶奶過馬路或者撿錢包不辭勞苦的等待失主認領。別人言謝時不留名,還高調的說讓別人稱自己為“紅領巾”。精神高尚的跟朵花似的。曾經現在每想起兒時的日記都想給自己兩個耳光,眼前的服務員一大把年紀了,仍舊像小學生一樣缺心眼,還做著寫小學日記的勾當,曾經真想上前一邊給她兩個大耳光。當問及高工資是否確如其言,服務員含糊其辭的答:“工資肯定隨著你的工齡和經驗逐步上漲的,當然,剛入公司的新成員是不會馬上有那麼高的薪水的。”這真不失為一種巧妙的回答,像巫師作法,隻給指條路,讓你自個琢磨,絕不道明天機。走上了道是法術見效,走下了道說是誤入歧途。“那剛入公司的職員開多少月薪?”做記者的性質和偵探相仿,不肯放過一點可疑的蛛絲馬跡。古記者窮追不舍的問。服務員回答說視情況而定了,話說到這份上,也不好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