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1 / 2)

。他曾說過,這世上讓他真心在乎的隻剩兩人,母親和阿薇,可他卻設了一個天大的陷阱,去算計這個被他真心在乎的阿薇。

他派賀期去南邊尋找楚惜的故人,最終在寧城鄉間尋到了傅母安氏。當年宋演的人講宋楚惜靈柩送回惠州,同時還打算清除她的仆從侍女。生死關頭,安傅母耍了不少手段,最終在虎口下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那之後她便一直躲在鄉間,如果不是這次賀期尋過去,還不知要藏到什麼時候。

他的本意隻是想從安氏那裏得知些楚惜的往事,作為戳穿葉薇的證據,可沒想到她會給她帶來這樣的消息。整整思考了一個晚上,他還是決定把這件事告訴葉薇,如果她不是楚惜,知道這件事也沒什麼大礙,但如果她確實是,那麼這真相對她來說就太重要了。

距離那個傍晚已經過去四五天了,這麼長的時間,應該夠她打探到安傅母的住處了吧?他了解她的性子,茲事體大,她又多疑謹慎,此番必然不會隻聽信他一麵之詞。她肯定會找到安傅母,無論用什麼方法,都要從她嘴中得到最確切的消息。

那麼再過兩日,應該就能見到她潛入安傅母的居處了——如果她真的是楚惜的話。

皇帝從筆架上取下一支筆,麵無表情地在宣紙上寫著什麼,外麵忽然傳來聲音,是高安世立在珠簾外輕聲道:“陛下,那邊來人了。”

他手停住,“讓她進來。”

珠簾挑起,有女子裹著黑色的披風,恭敬地跪在屋子中央,“奴婢木樨,參見陛下。”

皇帝坐在椅子上往後一靠,“說吧,大晚上過來是發現什麼了?”

當初派這宮女過去時便交代了她,如果沒特別重要的事情輕易不要來永乾殿,免得被葉薇發現。她不是不曉事的人,既然冒險來了,必定有她的理由。

“啟稟陛下,奴婢在頤妃娘娘的寢殿內發現了一個東西,覺得應該交給您看看。”說著,從衣袖中取出一個小瓶子,交到了高安世手中。

皇帝接過打開,倒出了兩顆黑色的藥丸,“這是什麼?”

“這是奴婢在頤妃娘娘床榻內側的暗格中發現的,原本裝在一個白玉小瓶中,奴婢害怕被發現就隻取了兩粒出來。來之前奴婢已經仔細驗過,發現它是……”

皇帝不自覺捏緊了瓶子,“是什麼?”

“是避孕的藥丸。”

木樨說完之後立刻低頭,準備迎接接下來的勃然大怒。然而讓她意外的是等了好一會兒,都沒半點動靜。她猶猶豫豫地抬起頭,卻見皇帝依然維持剛才的姿勢坐在那裏,臉上的神情居然很平靜。

她也不知是該鬆口氣,還是繼續擔憂,硬著頭皮道:“若陛下沒有別的吩咐,奴婢告退。”她奉命去監視頤妃娘娘,發現異樣便來回稟,現在事情說完了,得趕緊回去,時間拖久了擔心被景怡宮的人發現。

木樨下去了,高安世也跟著下去了,皇帝依然坐在那裏。手中的藥丸被握得久了,裹上層溫熱。他看著那黑色的東西,驚訝地發現自己居然不怎麼生氣。

心中充盈的,是一種意料之中的無力感。

就好像很早以前這個想法就開始滋生萌芽,他隻是一直不曾發覺,又或者發覺了,但是不願意去深想,不願意去麵對。

那次在冰窖中,他第一次讓她給他生個孩子,後來又說過許多次,如今想來,沒有一次她是認真答應過的。

原來她一直都不願意給他生這個孩子。

原來她說過的那些話,全部都是在騙他。

他想笑,喉嚨卻發不出一點聲音,就像被扼住了一般。右手一點點用力,他幾乎要將那小小的藥丸捏碎。它們不該出現在他麵前,沒有它們他還能在欺騙的謊言裏待得久一點,不會像如今這樣,在宮人麵前狼狽不堪。

“陛下……”

他一把抓過桌上的硯台,狠狠地擲過去,“滾出去!”

高安世被墨汁淋了一身,擦都不敢擦便“撲通”跪下,“陛下恕罪,微臣有要是稟報!”

皇帝大口大口地喘氣,過了許久才聽到他壓抑的聲音,“什麼事?”

“您安排在景怡宮的影衛剛剛遞來消息,說頤妃娘娘看著不太對勁,像是……像是今晚有什麼計劃……”

今天晚上?

皇帝牙關緊咬,“這麼著急麼?她想見安氏,正好朕也有許多話想跟她說,那就今晚一並解決了吧!”

.

沒有帶更多的宮人,皇帝和高安世一起去了翠竹軒。這是宮中一處閑置許久的宮殿,隻住著幾名負責打掃的宮人,地處偏僻,向來無人問津。

安氏便被他安置在這裏。

皇帝隱身在庭院中,身上的墨色大氅與黑夜融為一體,成了最好的掩護。他麵對的地方便是安氏居住的房間,三級台階通上去,是清幽雅致的走廊。

他目不轉睛地看著那裏,袖長的雙手在寬大的衣袖中慢慢攥成了拳頭。不知過了多久,終於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宮娥打扮,臉上也做了些手腳,第一眼看過去竟差點沒認出來。

她在門前立了片刻,伸手叩門。裏麵過了一會兒才傳來回音,是安氏帶點防備的聲音,“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