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星航元年(1 / 2)

在母星時代,由於機械文明的快展以及資源、人口、戰亂、政治、經濟、金融貨幣戰等等綜合因素,各種無人星際航行器前仆後繼的闖入未知的浩瀚星海充當著探路卒子、開路先鋒;以近太空的聯合空港為前沿基地,來自各國的人類精英駕駛著最先進的星航飛船按照預定的時間表造訪、登6星係內的其它近鄰行星,並成功的搭建了許多永久性的科研站點。

脈動式核聚變動機在各個級大國以及經濟聯合體甚至是民間科技公司的航天器上相繼投入了實際運用。脈動式核聚變動機,其原理就是把核燃料做成很多細小的顆粒。對於這些“微型氫彈”,用激光或粒子束加熱到極高溫度,引起微型氫彈爆炸,產生衝擊波和粒子流,使其向一定方向噴射,從而對航天器產生巨大的反作用推力。

星際飛船生態係統,已經在聯合空港進入到第三階實驗進度。它並不是一個封閉性的空間環境,而是開放的,通過核聚變產生類似太陽光的能量為整個生態係統提供能量,並模擬出合適的人造重力場,同時也嵌入了真正的生態建築的理念,每一個建造材料都是可再生的,可循環的。合成生物學、化學技術的進步使得人類可以打造出包括氣流、土壤和水環境等生物圈的基礎架構。這一切都是人類在為漫長遙遠到了動輒要用成千上百光年去丈量的星際大航海時代做著力所能及的最充分的準備。

..........

然而,計劃永遠是趕不上變化的。

這一年,被稱為星航元年。

這一年,各國原本是歡樂喜慶的迎來了新年。嘉年華、迎新倒數、美食、佳釀、煙花,歡聲笑語、鼓樂喧天、彩旗飄飄......原本都是十分美好。

在處於兩個大6之間的大洋某處,在一個島國的近海,以之為中心,毫無征兆的暴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海嘯。

海嘯的波甚至過了每小時九千米,在不到一小半時內就向著東西兩個方向橫過了大洋;這一次海嘯的波長,據記載達七百餘公裏,激蕩奔騰了幾千公裏卻勢頭不減;盡管在茫茫的大洋裏波高不足一米,但當到達海岸淺水地帶時,波長減短而波峰急劇增高,已達數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牆”。呼嘯的海浪冰牆每隔數分鍾或數十分鍾就向著海岸線毫不遲疑的重複衝刷一次。

這,隻不過是前奏而已!

如此浩大的海嘯引起了地殼的連鎖反應,各地相繼暴了地震、火山噴、海底滑坡等等的自然災害。

就在各國政府焦頭爛額忙於救災的時候,這次世界性的災害,最強有力的一擊不請自來。

在母星的北極,是一大片由幾塊大6環擁的冰洋。由於氣候變曖等等的因素,海冰麵積逐年減少,到處可見巨大的冰山在悄然的消融解體。

接下來的事情就這麼自然而然的生了。風暴潮、冰山、冰融水,從母星的最北端呼嘯狂奔而下,一路向南!

災後,各種奇聞怪談甚囂塵上,其中一則說是在其中一塊大6的內6沙漠當中,甚至出現了兩隻趴在一小座冰山上奄奄一息的北極熊.......

火山爆、地震、風暴等等,尤其是連綿不絕的浪峰拍打空氣,產生了次聲波!這種東西,在空氣中能以音傳播,而在水中的傳播度則更快,有記錄的峰值是1713米每秒。

次聲波是普通人雙耳聽不到的一種聲音,但它們的破壞力卻大得令人驚奇。當次聲波的振蕩頻率為6赫左右時,能使人產生疲勞感,隨後又從焦躁不安展為本能的恐懼。當頻率為7赫時,能使心髒和神經係統陷入癱瘓狀態。強烈的次聲波能使人由痛苦至死,能使船體破裂、飛機解體。

然而,在災難的餘波還在肆虐的時候,在世界各國前所未有的通力協作救災的時候,三艘印有那個災害起始之地的島國之國旗的星際航行器,在巨大的推進器的輔助之下從還未停歇的大洋深處破浪而出,直上雲霄,就這麼頭也不回的從聯合空港旁邊掠過,遁入星空.......

在這同一天,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之內,各個級大國以及經濟聯合體先後從自已的海域或內6基地射了星際航行器,目的地同樣不是聯合空港,而是人類的茫然的未來。

這一年,被稱為星航元年。

這一年,空港上麵並沒有盛大的、鮮花簇錦的啟航儀式,沒有驕傲的滿載人類希望與祝福的聯合太空艦隊,各國腦、領袖在各種媒體上也都相繼坦言:“人類,還沒有準備好”.......

這一年,無人機拍攝到的是無盡的廢墟、暴動、戰亂,就連幾個級大國之間也是劍拔弩張、一觸即。

這一年,留給人類的是血跡斑斑的無盡黑色,是海洋一般的慘白燭光。就連平頭老百姓也已經知道了各國之間近些年來熱衷於爭奪海權是為了什麼,大海深處也許並不像人們以為的那樣是各種生物的家園,不僅僅有各種豐富的資源,還深深的隱藏著無人機、衛星無法探測到的人類對於探索、征服星空的野心與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