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那麼透徹,肯定對文鼎公也有所了解吧?”楚銘道,“而且文鼎公還跟封哥一個姓氏。”

徐林還沒開口,封澈就幽怨道:“文鼎公是我們家的人,你可不要亂寫。”

楚銘道:“啊,那封哥知道文鼎公到底和誰真的有緋聞嗎?”

封澈道:“什麼緋聞?文鼎公和德王是一對!”

楚銘鄙視道:“我還以為同是封家人,封哥會對文鼎公有更多了解呢,結果封哥還不是拿著現代愛情小說當真。你們家早就澄清了,文鼎公和德王一點關係都沒有。”

封澈心塞的快死了。他真的想把他那曆史學家後輩挖出來鞭屍!就是因為他的胡言亂語,現在文鼎公和誰都可以配對,就是不能和封家的人配!

誰都知道封家現在還強勢著,他們家人既然已經很明確的表態文鼎公和封家的人沒有愛情關係,那麼別人肯定要尊重。

其實當時那個封家的曆史學家並不是覺得把文鼎公和德王配對是對兩人侮辱,反而是為了保護兩人。

封家的人,其實都知道文鼎公和德王是一對,且是寫入族譜了的。但文鼎公在封家是被神化了的存在,封家的人很擔心,若是被人知道文鼎公和德王的愛情,會被人惡意抨擊侮辱,說文鼎公是德王禁|臠。

畢竟文鼎公和皇族的地位不平等,且在古代,兩個男子的愛情並不容於世間。

所以,他才故意如此說。

除了和皇族的男子的配對會讓人找到侮辱文鼎公的由頭之外,其他的,哪怕文鼎公被寫成渣男,其實侮辱都沒那麼嚴重。

不過文鼎公一生不娶,也沒有任何真正記載過的女子男子和文鼎公有一腿,所以要把文鼎公寫成渣男還真不容易,那得胡編亂造到何種地步?所以文鼎公一般都作為深情男配,才配得上終身不娶的一生。

這好像也挺胡編亂造的。

不管怎樣,徐林已經把前世放下,隻封澈還心塞不已而已。

封澈很想為他和徐林的愛情正名,但經由他的晚輩這麼多年的經營,現在他跳著腳指天發誓文鼎公和德王是一對,都沒人相信了。

他倒是想把族譜拿出來,但被父母和大哥鎮壓了。

封家族譜有些,維護文鼎公的聲譽,子孫有責。

對此,封澈隻想說,媽的智障。都是那兩個對長青黏糊到極致,孫子都有了還會對長青撒嬌的混蛋晚輩起的好頭!

封澈還強烈懷疑,這條族規,到底真的是維護文鼎公的名譽,還是單純對他長時間以自己是長青的愛人而將兩小花樣丟出門外而來的報複。

封澈覺得,後者可能性更大。

對此,徐林表示,自家愛人的心眼太小,讓他很無奈。

最終,封澈的建議又被否決了,因為楚銘決定要寫正劇。

愛情肯定是要的,但是絕對不能亂寫。

於是,在楚銘劇本中,文鼎公的故事是這樣的。

文鼎公原來叫餘柏林,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然後被大反派洪家的小嘍囉給毀掉了,還被餘家落井下石。

餘柏林喪父喪母,卻沒有喪失鬥誌。他頭懸梁,錐刺股,發奮苦讀,最後小三元及第,被前科狀元曾毓賞識,兩人跨地位結為好友,並舉薦其成為大儒張嶽的弟子。

然後,餘柏林就被曾毓帶著花樣結識了很多好夥伴,比如趙信,比如衛玉楠。

而後,餘柏林為了磨礪學問,外出遊曆,又結識了一生知己李湘陵。

餘柏林回到京城,遇到了微服私訪的天齊帝,並且結識了還是小少年的太子,未來的天慶帝。

那時候的天慶帝是個中二驕傲熊孩子,並且和餘柏林之間發生了多次衝突。不過未來的天慶帝最終被餘柏林的才華所折服。雖然口頭上仍舊嫌棄,但實際上心中已經將餘柏林引為知己。

對了,慶王也要露個臉。這時候慶王還是小孩子,戲份不多。

餘柏林一路上遭遇各種艱難險阻,被洪家欺負,被何家欺負,被惡毒女配婉麗公主欺負,簡直悲慘的聞者傷心見者落淚,但餘柏林還是堅持的走到了狀元的位置,成為六元及第的傳奇人物。

對了,餘柏林有個未婚妻,但因為餘柏林家敗落,因此未婚妻家慌張退婚。但未婚妻並不願意,於是一直拒絕家裏的婚事,被家裏視為恥辱,並關在別莊,對外說她瘋了。

餘柏林六元及第之後,那家人就想重新攀附上餘柏林。

但那女子性情極為剛烈,自知家中人對不起餘柏林,並不願意家人利用自己給餘柏林帶來麻煩,於是跳井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