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還很懷念這遊戲,它頗有古風:兩軍對峙,三英戰呂布,單挑,偷襲,助威,亂戰。如今的孩子是不可能有這種遊戲了,看他們那白白淨淨的臉,哪像我們當年黑乎乎髒兮兮的。我們鄉下父母也懶得管孩子,我們鄉下孩子哪個不是自由狂野?如今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出去了,父母怕他們出事,更不會讓他們進行如此激烈的遊戲,他們自己也沉迷在電腦裏出不來。即使鄉下孩子,也很少玩,他們要考學,要跳龍門,要擺脫鄉下氣息,自然不玩這麼粗野的遊戲了。
3.彈弓和弓
這是鄉下孩子野的又一“罪證”。
我們的弓取之於樹的枝椏,我們的皮彈(tán)取之於自行車胎皮,我們的子彈取之於苦子樹籽。這樹籽長得像葡萄,卻比葡萄結實多了,所以用它來打麻雀,有時候還真的可以打昏。我們有了彈弓,感覺像有了真槍實彈。有的小孩用彈弓打人,造成不良後果。所以很多大人強烈反對,一看到孩子有了彈弓,立即收繳。
我和我哥還發明了兩種“弓”。一為飛鏢,三片薄鐵,一個磨尖,另兩個做成“弓”。一按,鏢就飛出去。我們叫它“柳葉飛刀”。
還有一種是真的弓箭。我們把寬竹篾彎起來,用尼龍絲綁緊,弓就做好了;箭身取楊樹比較直的枝丫,箭頭的製造稍為麻煩些:先取瘦一些的竹子關節,再用釘子穿通。然後將箭身插入箭頭,頂住釘子,夯緊,磨尖。弓箭大功告成。一般可以射個50米遠。我們有一次潛伏在莊稼地裏,等候野鳥出現。我哥力大,眼神不錯,還真的射落一隻鳥。我們去揀,發現這那鳥黑不溜秋的,懷疑有毒不能吃,就將戰利品丟了。
老爸一看到我們的弓,就當場銷毀。一次我們精心設計親自製作的弓(我的神弓1號)被老爸折斷,讓我們很傷心了一陣。
那時候正放《射雕英雄傳》,我們成天背著弓,小夥伴們都以崇拜的眼光看我們,甭提多神氣!可我們這大小郭靖從未看到一隻老鷹,估計即使看到了也射不下來。
4.陀螺
你還記得陀螺嗎?就是地理老師講地球自轉時作模型的那個東西。
我們的陀螺都是自己做的,用老爸的小鋸鋸掉一小塊木頭,接著用刀把它削成圓錐,然後打眼,又從老爸工具箱裏偷一個自行車的鐵滾珠,最後一道工序是上珠,為了固定,我們一般還要偷一些萬能膠。
鞭子的選擇很重要。一般的就是個尼龍繩或布繩了,如果能有個皮鞭,簡直就是稀世珍寶。不停地用鞭子抽打陀螺,它就不停地轉。小時候覺得好神奇啊。
5.鐵圈
在一二年級時還玩的比較多,後來慢慢失傳了。可能是因為沒事背著個大鐵圈比較傻氣吧。
我想我們怎麼會喜歡滾鐵圈呢?大概是我們人生第一次控製圓吧。你看,一個直竿子就可以推著圓鐵圈跑,挺好玩的。聰明的你,是否從這裏看到了自行車的框架,汽車的雛形? 那時候看到別人玩,很羨慕,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家裏水桶箍給卸了下來,歡歡喜喜地和隔壁金貴比賽去了。
6.拔軍旗
如圖,在“兩國”(框)內各站若幹人,把對方拉過來就把他淘汰出局,還可以從“城牆”出口處出來,再進攻對方城牆,以奪取對方紅旗為勝利標誌,但不得從國門外取走紅旗。該遊戲防守的難點在於:一方麵敵方兵臨城下,要防進攻;另一方麵要防被拉過去。進攻方往往雙管齊下,然後亂中取勝,一舉奪旗。
我們曾經一下課就玩這遊戲,因為它可參與的人多,男女不限。玩得樂此不疲,天昏地暗。有時候我們老師還帶我們玩呢。
你看,這個遊戲沒有鬥雞遊戲那麼真實原始,卻作了抽象的規範。把陣地抽象為兩個框,把城牆抽象為兩條線。它也有真實的地方,像拔河一樣要靠力量去拉,還要靠力量和智謀去進攻和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