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苦熱行(3 / 3)

隴頭明月迥臨關。

隴上行人夜吹笛。

關西老將不勝愁。

駐馬聽之雙淚流。

身經大小百餘戰。

麾下偏裨萬戶侯。

蘇武才為典屬國。

節旄落盡(一作空盡。一作零落)海西(一作南)頭。

樂府·燕支行

〔時年二十一〕

漢家天(一作大)將才且雄。

來時(一作時來)謁帝明光宮。

萬乘親推雙闕下。

千官出餞五陵東。

誓辭甲第金門裏。

身作長城玉塞中。

衛霍才堪一騎將。

朝廷不數貳師功。

趙魏燕韓多勁卒。

關西俠少何咆勃。

報仇隻是聞嚐膽。

飲酒不曾妨刮骨。

畫戟雕戈白日寒。

連旗大旆黃塵沒。

疊鼓遙翻瀚海波。

鳴笳亂動天山月。

麒麟錦帶佩吳鉤。

颯遝青驪躍紫騮。

拔劍已斷天驕臂。

歸鞍共飲月支頭。

漢兵大呼一當百。

虜騎相看哭且愁。

教戰雖令赴湯火。

終知上將先伐謀。

桃源行

漁舟逐水愛山春。

兩岸桃花夾去(一作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

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阝奧]。

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

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

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

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鬆下房櫳靜(一作淨)。

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一作忽)聞俗客爭來集。

競引還家問都(一作鄉)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

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

及至(一作更聞)成仙遂(一作去)不還。

峽裏誰知有人事。

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

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

辭家終擬長遊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

安知峰(一作岑)壑今來變。

當時知記入山深。

青溪幾曲(一作度)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

不辯仙源河處尋。

洛陽女兒行(冊4卷125頁1258a)

〔時年十六。一作十八〕

洛陽女兒對門居。

才可容顏十五餘。

良人玉勒乘驄馬。

侍女金盤[魚會]鯉魚。

畫閣朱樓盡相望。

紅桃綠柳垂簷向。

羅帷送上七香車。

寶扇迎歸九華帳。

狂夫福貴在青春。

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

不惜珊瑚持與人。

春窗曙滅九微火。

九微片片飛花瑣。

戲罷曾無理曲時。

妝成祗是薰香坐。

城中相識盡繁華。

日夜經過趙李家。

誰憐越女顏如玉。

貧賤江頭白浣紗。

同崔傅答賢弟

洛陽才子姑蘇客。

桂苑(一作杜宛)殊非故(一作舊)鄉陌。

九江楓樹幾回青。

一片揚州五湖白。

揚州時有下江兵。

蘭陵鎮前吹笛聲。

夜火人歸富春郭。

秋風鶴唳石頭城。

周郎陸弟為儔侶。

對舞前溪歌白。

曲幾書留小史家。

草堂棋賭山陰墅。

衣冠若話外台臣。

先數夫君席上珍。

更聞台閣求三語。

遙想風流第一人。

七律·贈吳官

長安客舍熱如煮,無個茗糜難禦暑。空搖白團其諦苦,

欲向縹囊還歸旅。江鄉鯖鮓不寄來,秦人湯餅那堪許。

不如儂家任挑達,草屩撈蝦富春渚。

故人張工詩善易卜兼

不逐城東遊俠兒。

隱囊紗帽坐彈棋。

蜀中夫子時開卦。

洛下書(一作諸)生解詠詩。

藥闌花徑衡門裏。

時複據梧聊隱幾。

屏風誤點惑孫郎。

團扇草書輕內史。

故園高枕度三春。

永日垂帷絕四鄰。

自想(一作惜)蔡邕今已老。

更將書籍與何人。

七排·送崔五太守

長安廄吏來到門,朱文露網動行軒。

黃花縣西九折阪,玉樹宮南五丈原。

褒斜穀中不容幰,唯有白雲當露冕。

子午山裏杜鵑啼,嘉陵水頭行客飯。

劍門忽斷蜀川開,萬井雙流滿眼來。

霧中遠樹刀州出,天際澄江巴字回。

使君年紀三十餘,少年白皙專城居。

欲持畫省郎官筆,回與臨邛父老書。

七律·寒食城東即事

清溪一道穿桃李。

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

落花半落東流水。

蹴鞠屢過飛鳥上。

秋千競出垂楊裏。

少年分日作遨遊。

不用清明兼上巳。

樂府·不遇詠

北闕獻書寢不報。

南山種田時不登。

百人會中身不預。

五侯門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飲君酒。

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此登山複臨水。

莫問春風動楊柳。

今人昨人多自私。

我心不說君應知。

濟人然後拂衣去。

肯作徒爾一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