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讚嶽飛古詩選(1 / 3)

楚漁輯稿

七 律

胡 銓

匹馬吳江誰著鞭?

惟公攘臂獨爭先。

張皇貔虎三千士,

搘柱乾坤十六年。

堪憫臨淄功未就,

不知鍾寶事何緣。

石頭城下聽輿論,

萬姓顰眉亦可憐。

注釋:作者為南宋建炎進士,孝宗時兵部侍郎。他曾上疏請殺秦檜,被貶;嶽飛平反後複用。

無 題

陸 遊

公卿有黨排宗澤,

帷幄無人用嶽飛。

遺老不應忘此恨,

亦逢漢節解沾衣。

注釋:作者為南宋高宗紹興進士,他力主收複中原,被秦鬆排擠。他是著名的愛國詩人。

嶽 廟

林 深

天意隻如此,

將軍足可傷。

忠無身報主,

冤有骨封王。

苔雨祠牆暗,

花風廟路香。

沉思百年事,

揮淚灑斜陽。

無 題

蘇大年

忠臣為國死銜冤,

天宇蒼蒼日月昏。

獄吏有辭書牘背,

君王無意複中原。

秋風永斷諸陵夢,

認雪誰招五國魂。

留得青青二三策,

是非千載何人論。

吊嶽王墓

高 啟

大樹無枝向北風,

千年遣恨泣英雄。

班師詔已來三殿,

射虎書猶說兩宮。

每乙上方誰請釗,

空嗟高廟自藏弓。

棲霞嶺上今回首,

不見諸陵白露中。

注釋:作者明太祖洪武初年任翰林編修。

拜嶽鄂王墓

胡炳文

有公無此日,

再拜淚交頤。

大義君臣重,

弧忠天地知。

鴆毛何太毒?

龍渡隻如斯!

墳畔休留檜,

行人欲斧之!

注釋:作者為元仁宗時學者,著有《四書通》等。

嶽鄂王墓

趙孟頫

鄂王墳上草離離,

秋日荒涼石獸危。

南渡君臣輕社稷,

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

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

水光山色不勝悲!

注釋:作者為元翰林學士。"顏、柳、歐、趙"四大楷書大家之一。

嶽忠武王祠

於 謙

匹馬南來渡浙河,

汴城宮闕遠嵯峨。

中興諸將思平敵,

負國奸臣主議和。

黃葉古祠寒雨積,

青山荒塚白雲多。

如何一別朱仙鎮,

不見將軍奏凱歌。

注釋:作者為愛國英雄,明成祖永樂進士,英宗時兵部侍郎。明代救世的大英雄。

憶宋史追恨賊檜心事

楊一清

莫須一語獄詞成,

賊檜遺奸恨到今。

必殺忠良甘負宋,

力持和議為酬金。

生還朔漠機先伏,

進秉樞衡禍憶深。

獨有世忠曾詰問,

不知浚輩亦何心!

注:作者為明憲宗成化進士,華蓋殿大學士。

嶽忠武王祠

王世貞

落日鬆杉黯自垂,

英風蕭颯動靈祠。

空傳赤帝中興詔,

自折黃龍大將旗。

三殿有人朝北極,

六陵無樹對南枝。

莫將烏喙論勾踐,

鳥盡弓藏也不悲。

注釋:作者為明世宗嘉靖進士,刑部尚書。

滿 江 紅

文征明

拂拭殘碑,勅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依飛何重?後來何酷?果是功片身合死,可憐事出言難贖。最無辜,堪恨更堪憐,風波獄。

豈不念,中原蹙;豈不惜,徽欽辱。但徽欽既返,此身何屬?千古休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複。笑區區,一檜有何能,逢其欲。

注釋:作者寫於明嘉靖九年十月二日,其為翰林院待詔,著名書畫家。

再過湯陰廟

明·竇 文

生苟無遺恨,

死亦何所言。

嗟嗟武穆死,

竟為今古冤。

不決朱仙戰,

輕忘五國轅。

祚運固積弱,

相權何甚專。

遂矯班師詔,

忍閉行朝閽。

南去得死所,

北望無中原。

傷心黃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