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術白虎湯見傷暑。
補中益氣湯見勞倦。
生脈散《醫錄》 治熱傷元氣,肢體倦怠,氣短懶言,口幹作渴,汗出不止。或濕熱大行,金為火製,絕寒水生化之源,致肢體痿軟,腳欹眼黑,最宜(最宜:此下原衍“宜”字,據《四庫》本刪。)服之。
人參五錢 五味子 麥門冬各三錢 水煎服。
大黃龍丸《百一》 治中暑身熱頭疼,狀如脾寒,或煩渴嘔吐,昏悶不食。
舶上硫磺 硝石各一兩 白礬 雄黃 滑石各半兩 白麵四兩
上五味,研末,入麵和勻,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新井水下。《管見》雲:有中昏死,灌之立。
地榆散《良方》 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欲死,並治血痢。
地榆 赤芍藥 黃連去須 青皮去白 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漿水調服。如無,隻以新汲水亦得;若血痢,水煎服。
中暑治療臨床新用
新加香薷飲治療陰暑證
藥物組成:香薷、藿香、金銀花、白扁豆各15g,薄荷7g。發熱者加柴胡10g,黃芩、青蒿各15g;咳嗽者加桔梗、杏仁各10g;惡風甚者,加蘇葉、防風各10g;身重痛者,加用佩蘭10g,羌活、木瓜各12g;濕重嘔惡者,加法半夏、厚樸各12g;納差者加砂仁,兒童酌減,水煎,日服1劑,分3次服。結果:36例全部治愈。服藥最少2劑,最多9劑,一般3~6劑見效。(杜宗升.湖北中醫雜誌,2002,24(12):33)
蒼術白虎湯見傷暑。
補中益氣湯見勞倦。
生脈散《醫錄》 治熱傷元氣,肢體倦怠,氣短懶言,口幹作渴,汗出不止。或濕熱大行,金為火製,絕寒水生化之源,致肢體痿軟,腳欹眼黑,最宜(最宜:此下原衍“宜”字,據《四庫》本刪。)服之。
人參五錢 五味子 麥門冬各三錢 水煎服。
大黃龍丸《百一》 治中暑身熱頭疼,狀如脾寒,或煩渴嘔吐,昏悶不食。
舶上硫磺 硝石各一兩 白礬 雄黃 滑石各半兩 白麵四兩
上五味,研末,入麵和勻,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新井水下。《管見》雲:有中昏死,灌之立。
地榆散《良方》 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欲死,並治血痢。
地榆 赤芍藥 黃連去須 青皮去白 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漿水調服。如無,隻以新汲水亦得;若血痢,水煎服。
中暑治療臨床新用
新加香薷飲治療陰暑證
藥物組成:香薷、藿香、金銀花、白扁豆各15g,薄荷7g。發熱者加柴胡10g,黃芩、青蒿各15g;咳嗽者加桔梗、杏仁各10g;惡風甚者,加蘇葉、防風各10g;身重痛者,加用佩蘭10g,羌活、木瓜各12g;濕重嘔惡者,加法半夏、厚樸各12g;納差者加砂仁,兒童酌減,水煎,日服1劑,分3次服。結果:36例全部治愈。服藥最少2劑,最多9劑,一般3~6劑見效。(杜宗升.湖北中醫雜誌,2002,24(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