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墜痰丸 治宿食不消,咽膈不利,咳嗽痰涎,頭目昏暈,嘔逆惡心,胸膈不快。

沉香 木香各二錢 青皮去白,二錢半 檳榔大者二枚,用麵裹煨熟 半夏曲二兩上為細末,用生薑汁浸蒸餅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時,薑湯下。

茯苓丸一名《指迷》茯苓丸 本治臂痛,具《指迷方》中雲:有人臂痛,不能舉手(不能舉手:此下原衍“足”,據《百一選方》卷五本方刪。),或左右時複轉移,由伏痰在內,中脘停滯,脾氣不流行,上與氣搏。四肢屬脾,脾滯而氣不下,故上行攻臂,其脈沉細者是也。後人為此臂痛,乃痰證也,但治痰而臂痛自止。及婦人產後發喘,四肢浮腫者,用此而愈。

半夏二兩 茯苓一兩 枳殼去瓤,麩炒,半兩 風化樸硝二錢五分,如一時未易成,但以樸硝撒在竹盤中,少時盛水,置當風處,即幹如芒硝,刮取用亦可

上為細末,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送下。累(累:《普濟方》卷一百六十五作“昔”。)有人為痰所苦,夜間兩臂如人抽牽,兩手戰抖,茶盞亦不能舉,服此隨愈。痰藥方多,唯此立見功效。

神仙墜痰丸 治痰飲,胸膈痞塞。此藥下痰。

皂角無蟲蛀者,刮去皮弦,酥炙黃色,去子淨,一兩六錢 白礬一兩二錢,生用 黑牽牛一斤,取頭末四兩

為細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漸加至百丸,空心溫酒送下。看病輕重,輕者五日、十日愈,重者半月、一月愈。久服永無癱瘓之疾。

搜飲丸 治證同前。

木瓜一枚,切下頂,去瓤作石閒,用生白礬、半夏曲等分,為細末,填木瓜內,卻用原頂蓋定,麻縷紮縛,於飯甑上炊熟搗(熟搗:原作“兩次”,據《奇效良方》卷三十一本方改。),爛研,以宿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不拘時,薑湯下。

治懸飲,心腹氣滯,兩脅多痛。

半夏三兩,搗為末 皂角六兩,三兩去黑皮,酥炙令黃,搗為末,三兩去皮子搗碎,以酒一升,捋取汁,去滓,煎成膏,將半夏以膏和作餅,以青蒿蓋出青衣,如造曲法,搗羅為細末 旋覆花一兩 木香 檳榔各二兩

上為細末,酒者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薑湯下。

破飲丸 治五飲停蓄胸膈,呼吸之間痛引兩脅,脹滿氣促,胸腹結為癖,支滿胸膈,旁及兩脅,搶心疼痛,飲食不下,反胃吐逆,九種心疼,積年宿食不消,久瘧久痢,遁屍疰忤,顛症厥運,心氣不足,憂愁思慮,婦人腹中諸病,悉能治之。

蓽撥 丁香不見火 縮砂仁 胡椒 木香不見火 烏梅肉 青皮 巴豆去皮膜,各等分

上將青皮、巴豆以漿水同浸一宿,次日濾出同炒,青皮焦去巴豆,水淹烏梅肉,蒸一炊久,細研為膏,入藥末和勻,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臨睡生薑湯送下。

沉香墜痰丸 治宿食不消,咽膈不利,咳嗽痰涎,頭目昏暈,嘔逆惡心,胸膈不快。

沉香 木香各二錢 青皮去白,二錢半 檳榔大者二枚,用麵裹煨熟 半夏曲二兩上為細末,用生薑汁浸蒸餅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時,薑湯下。

茯苓丸一名《指迷》茯苓丸 本治臂痛,具《指迷方》中雲:有人臂痛,不能舉手(不能舉手:此下原衍“足”,據《百一選方》卷五本方刪。),或左右時複轉移,由伏痰在內,中脘停滯,脾氣不流行,上與氣搏。四肢屬脾,脾滯而氣不下,故上行攻臂,其脈沉細者是也。後人為此臂痛,乃痰證也,但治痰而臂痛自止。及婦人產後發喘,四肢浮腫者,用此而愈。

半夏二兩 茯苓一兩 枳殼去瓤,麩炒,半兩 風化樸硝二錢五分,如一時未易成,但以樸硝撒在竹盤中,少時盛水,置當風處,即幹如芒硝,刮取用亦可

上為細末,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送下。累(累:《普濟方》卷一百六十五作“昔”。)有人為痰所苦,夜間兩臂如人抽牽,兩手戰抖,茶盞亦不能舉,服此隨愈。痰藥方多,唯此立見功效。

神仙墜痰丸 治痰飲,胸膈痞塞。此藥下痰。

皂角無蟲蛀者,刮去皮弦,酥炙黃色,去子淨,一兩六錢 白礬一兩二錢,生用 黑牽牛一斤,取頭末四兩

為細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漸加至百丸,空心溫酒送下。看病輕重,輕者五日、十日愈,重者半月、一月愈。久服永無癱瘓之疾。

搜飲丸 治證同前。

木瓜一枚,切下頂,去瓤作石閒,用生白礬、半夏曲等分,為細末,填木瓜內,卻用原頂蓋定,麻縷紮縛,於飯甑上炊熟搗(熟搗:原作“兩次”,據《奇效良方》卷三十一本方改。),爛研,以宿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不拘時,薑湯下。

治懸飲,心腹氣滯,兩脅多痛。

半夏三兩,搗為末 皂角六兩,三兩去黑皮,酥炙令黃,搗為末,三兩去皮子搗碎,以酒一升,捋取汁,去滓,煎成膏,將半夏以膏和作餅,以青蒿蓋出青衣,如造曲法,搗羅為細末 旋覆花一兩 木香 檳榔各二兩

上為細末,酒者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薑湯下。

破飲丸 治五飲停蓄胸膈,呼吸之間痛引兩脅,脹滿氣促,胸腹結為癖,支滿胸膈,旁及兩脅,搶心疼痛,飲食不下,反胃吐逆,九種心疼,積年宿食不消,久瘧久痢,遁屍疰忤,顛症厥運,心氣不足,憂愁思慮,婦人腹中諸病,悉能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