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進行性加重的疾病,以小關節對稱性出現腫脹、疼痛為主要特征,可以使多個係統受到損害,危害很大,是造成人體殘疾的罪魁禍首之一,預計我國約有500萬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
我們曾經遇到一位30多歲的病人,經常有頭痛腦熱,手指關節疼痛,他認為是“小毛病”,沒有放在心上。一段時間後,兩個手的手指小關節開始發炎,又腫又痛,關節附近還長了幾個小疙瘩。由於關節反複發炎,疼痛難忍,病人十分痛苦。後經醫院檢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因為沒有及時治療,關節出現了變形,活動發生障礙,從而降低了生活質量和勞動能力。
本書將幫助你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一個明確了解,及早發現,及時實施規範的診斷和治療,提高自我保健意識,讓健康和輕鬆的生活永遠圍繞著你!
自測題
請自測以下的問題,以提高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認識。
1.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
(1)早晨起床後,用手握拳,手指關節發生僵硬,或其他關節發生僵硬,叫做“晨僵”。每次晨僵1小時以上,持續6周以上。
(2)出現3個或3個以上的關節腫脹,持續至少6周。
(3)腕關節、掌指關節或近側指間關節腫脹6周或6周以上。
(4)對稱性關節腫脹、發炎。
(5)出現類風濕結節(關節附近有小疙瘩)。
(6)手的X線照相具有典型的類風濕關節改變者(包括糜爛和骨質脫鈣)。
(7)類風濕因子陽性。
以上7項,如有4項為陽性,就可能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根據美國風濕協會1989年修訂的診斷標準,現在我國通用此標準)
2.幼年性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準(美國風濕協會1989年修訂)
(1)發病年齡在16歲以下。
(2)一個或幾個關節炎症,表現為關節腫脹或積液,以及具備以下兩種以上體征:關節活動受限、關節活動時疼痛或觸痛及關節局部發熱。
(3)病程在6周以上。
(4)根據起病最初6個月的臨床表現確定臨床類型:①多關節型為受累關節5個或5個以上。②少關節型為受累關節4個或4個以下。③全身型為間歇發熱,類風濕皮疹、關節炎、肝脾腫大及淋巴結腫大。
(5)除以上症狀外的其他類型關節炎。
如果隻有典型發熱和皮疹,而不伴隨關節炎者,應考慮可能為全身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如果合並關節炎,可確定為關節型類風濕性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