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華北地區--長城內外,驚豔綻放(2 / 3)

香山最負盛名的便是黃櫨樹葉了。這些黃櫨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就已栽植,經過200多年的生長,現已逐漸擴至9.4萬株。

每到金秋時節霜降之後,漫山遍野的黃櫨樹葉如火似焰,紅豔絢爛,遠望去還像是無數花瓣連成的紅色海洋,走近細看才能辨清是層層鋪疊的橢圓樹葉。試想一下,數萬平方米坡地上,目之所及處,皆是一片深深淺淺的紅,鮮紅、粉紅、猩紅、桃紅堆積起來,層層疊疊,色彩分明,略有秋風吹過,那片片紅霞便堆湧迭起,勢如排山倒海,又似波浪翻卷,一波剛平複起一波,晃動得似乎整座山都欲翩然而起。如此通紅豔麗的林海波濤中,還間或夾雜著星星點點的鬆柏綠,更為這片絢爛至極的錦繡彩緞增添了說不出的瑰奇、說不出的嫵媚。

難怪陳毅會在《題西山紅葉》留下“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之佳句。

天津

天津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流域下遊,東臨渤海,北依燕山,市中心距北京僅有137千米,屬於京畿重地。它現在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近代工業的發源地、近代北方最早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是中國北方的海運與工業中心。

京東盤山

盤山距離天津市區約130千米,為燕山餘脈,平均海拔約500米,主峰海拔856.8米,以“上盤鬆、中盤石、下盤水”的“三盤之勝”而聞名,號稱京東第一山。曆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紛紛前來遊山玩水、題字作畫、吟詩弄賦,就連乾隆帝在賞玩之後,也心生感慨:“既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

盤山上盤勝在鬆。這裏的鬆多數長於石縫中,有的橫生而出,有的倒懸崖壁,有的形如傘蓋,有的盤曲翳天,其姿態彎曲多變,極富神韻。即使是名聞天下的黃山鬆,如果單憑其軀體姿態來講,也比不上盤山鬆的妖嬈多姿。

盤山中盤勝在石。這裏的石星羅棋布、千姿百態,有的似獅臥,有的似虎伏,有的似思女,有的似人立。起初最出名的是八大怪石,後來隨著日益開發,先後增至25尊、42尊,一直到民國時期增至57尊。尊尊可見人獸形態,處處盡顯怪異神奇。

盤山下盤勝在水。這裏的水如素絹湍飛,濺玉噴珠,有的上下澎湃數十裏,有的中途即會戛然而止,有的路轉溪頭忽見,有的隱入叢林不出。舉步向前又見清冽冽的水流隨處冒出,到處是水濺石鳴,到處是迷人景色。

津城海河

海河其實是中國華北地區流入渤海諸河的總稱,也叫海灤河水係。它在天津城內起自與南運河、子牙河相交的三岔河口西,一路東流至大沽口入海,全長72千米,幾乎貫穿天津全城。海河沿岸綠草如茵,花開四季,河水迤邐遠行,時常可見頗具法國塞納河風情的特色橋體建築,所以人們也將它稱為“東方塞納河”。

●河上風景

海河總體上分為三大段:從起點到外環線為上遊段,從外環線到二道閘為中遊段,從二道閘到入海口為下遊段。它既像一條橫臥津城的巨龍,蜿蜒穿梭,又像一幅長長的風景畫卷,將天津城裝扮得楚楚動人。白天,海河水悠然而平靜地淌遠,泛舟河上,透過兩岸青青綠蔭看去,花團錦簇的海河公園、聞名內外的望海樓教堂、雄偉壯觀的老龍頭火車站、鱗次櫛比的貼瓷洋樓從眼前一一滑過,如同走過天津城的600多年曆史。

當夜幕降臨,兩岸若明若暗的燈光倒映在河中,浮如絢麗彩霞,稍有夜風吹起,便動動蕩蕩地波折起來。

古文化街、鼓樓步行街,還有各類歐式古典建築群和現代建築群,也在璀璨燈火的輝映下,將如夢似幻的河上夜景袒露無遺。

●橋上風景

說到河就離不開橋。法國塞納河以36座橋聞名,據說每座橋都頗具特點,天津海河亦是如此,河道上橫架著大大小小20多座橋梁。塞納河最為輝煌壯麗的橋屬亞曆山大三世橋,海河上的北安橋幾乎可以與它媲美。

北安橋建成於1973年,橋寬24.6米,橋身采用西洋古典式風格,橋上建有代表東、西、南、北四方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雕像,還有2座金色盤龍雕塑與4尊分別持有阮、排簫、琵琶、笙的樂女雕塑。可以說,北安橋是一座融合了俄羅斯文化、法蘭西文化與中華文明的經典橋梁。

獅子林橋位於南開區、紅橋區與河北區的交界處。橋梁全長96.6米,寬39.8米,橋上塑有1181隻銅獅雕像,尤以橋欄柱上的70隻小銅獅最為喜人。它們有的仰天長嘯,有的低頭沉思,還有的閉目養神,70隻獅子70種神態,絕不重樣。

此外,海河與塞納河一樣,河道上的其他橋梁亦各具特色,比如歐陸風格的大光明橋,時尚風格的進步橋、大沽橋、金阜橋、直沽橋、富民橋,複古風格的金湯橋、解放橋,還有永樂橋、赤峰橋、金彙橋、劉莊橋、光華橋、國泰橋、海津大橋、柳林橋、吉兆橋等,造型各異,風采獨具,均為海河上的著名景觀。

河北

河北省位於華北平原北部,京、津外圍,北與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為鄰,西靠山西,南與河南、山東接壤,東臨渤海。全省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部為山區、丘陵和高原,其間分布有盆地和穀地,中部和東南部為廣闊的平原,全省海岸線長達487千米。這裏景色秀美,曆來被視為京畿要地,每一處名勝之地都深深打上了曆史的烙印。

北戴河

北戴河地處河北省秦皇島市,這裏的海濱地帶風輕浪小,沙質柔軟,早在1898年就被清政府辟為“各國人士避暑地”,現在它已被開發成西起戴河口,東至鷹角亭,東西長約1萬米、南北寬約1500米的海濱避暑區,與北京、天津、秦皇島、興城、葫蘆島構成了一條黃金旅遊帶。隻要是去過北戴河的遊人,都會對那裏有種別樣的眷戀。

●柔柔山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