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相繼,續寫輝煌
英迪拉·甘地1917年生於阿拉哈巴德,是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總理的獨生女兒,早年在瑞士讀書後又留學英國,就讀於牛津大學,攻讀政治、曆史、人類學等幾個專業。在祖父和父親的影響下,英迪拉積極參加獨立運動,12歲就投身於反抗運動中,21歲加入國大黨。印度獨立後,英迪拉經常陪同父親參加各種外交活動,訪問過美、中、蘇、法等國,出席過英聯邦總理會議,還參加了萬隆會議。尼赫魯晚年時刻注重對女兒的培養,為其日後的順利接班鋪平了道路。
1964年,尼赫魯逝世後,國大黨推舉英迪拉參選總理,曆經政治風雨的英·甘地於1967年當選印度總理,從而成為印度第一位女總理。1971年,英·甘地成功連任,並在1980年的大選中再次勝出。這樣從1966年起直到1984年,十幾年來英·甘地一直擔任印度總理一職,還兼任過外交、國防和內政部長等職務。
英·甘地是印度近代史上著名的且存有極大爭議的政治人物。她一方麵為印度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另一方麵其強硬的政治管理也招致大量批評,在其政績上蒙了一層陰影。她立場堅定、作風硬朗,被後人稱為“印度鐵娘子”。執政期間,英·甘地基本執行尼赫魯的內外政策。她調整經濟發展戰略,通過“綠色革命”和“白色革命”,基本上解決了糧食問題和牛奶供應。對外,英·甘地繼續推行不結盟政策,並取得第三次印巴戰爭的勝利。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經濟的發展,長期困擾印度的一些社會問題也開始凸顯出來,如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現象嚴重,民族矛盾和教派衝突尖銳等等。1984年6月3日,為了挫敗錫克族分裂運動,英迪拉下令印度陸軍攻入錫克教聖地——阿姆利則金廟。錫克教徒認為這次軍事行動是政府對宗教聖地的褻瀆以及對錫克人的屠殺。1984年10月31日,英·甘地在總理府遭到兩名錫克教警衛槍擊,遇刺身亡,享年67歲。
在英·甘地遇刺僅九小時之後,其長子拉吉夫·甘地在印度總統府阿育王大廳宣誓就任總理。他是尼赫魯-甘地家族中的第三位總理。拉·甘地從小受印度傳統文化的熏陶,接受了傳統的宗教道德觀念。他曾長期留學英國,就讀於劍橋大學,並娶了意大利姑娘索尼婭,1980年6月才開始從政。
拉·甘地在危難之際接任總理後,提出“實現技術現代化,加快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主張“科技興國”,“要用計算機把印度引向21世紀”。對內,拉·甘地主張通過對話的方式和平解決民族和教派衝突。對外,拉·甘地緩和與鄰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並積極活動,最終促成了南亞地區合作聯盟的成立。
母子相繼,續寫輝煌
英迪拉·甘地1917年生於阿拉哈巴德,是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總理的獨生女兒,早年在瑞士讀書後又留學英國,就讀於牛津大學,攻讀政治、曆史、人類學等幾個專業。在祖父和父親的影響下,英迪拉積極參加獨立運動,12歲就投身於反抗運動中,21歲加入國大黨。印度獨立後,英迪拉經常陪同父親參加各種外交活動,訪問過美、中、蘇、法等國,出席過英聯邦總理會議,還參加了萬隆會議。尼赫魯晚年時刻注重對女兒的培養,為其日後的順利接班鋪平了道路。
1964年,尼赫魯逝世後,國大黨推舉英迪拉參選總理,曆經政治風雨的英·甘地於1967年當選印度總理,從而成為印度第一位女總理。1971年,英·甘地成功連任,並在1980年的大選中再次勝出。這樣從1966年起直到1984年,十幾年來英·甘地一直擔任印度總理一職,還兼任過外交、國防和內政部長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