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0年大盤迅速下跌以後,到1971年、1972年,大盤仍然大幅上漲,巴菲特又遇到了第二次大牛市,其實這個大牛市是第一次大牛市的延續。1966年解散公司以後,巴菲特手中隻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他是這家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巴菲特所有的身家都投到了這家公司裏麵,他手頭全部是現金,基本上沒有什麼股票。當時巴菲特手裏麵16%是股票,84%是現金和債券。他在等待時機。到1973年,股票大盤從1000點跌到800點。1974年,兩年大盤跌了40%。從最高的1000點跌到580點,跌幅高達40%,買股票的好機會到了。巴菲特大量買入,接下來大盤迅速上漲,大盤漲了60%,巴菲特賺了80%。為什麼巴菲特賺得比大盤多呢?因為他認為大盤肯定會有大跌。在大盤跌到最低的時候、跌到人人都不敢買股票的時候,我們應該做什麼呢?就是買人!
第三次大牛市是在1987年。從1984年到1986年美國股市狂漲,這時候巴菲特都非常的冷靜。他分析說:現在的大牛市即使下跌50%也不好奇,這是正常的。巴菲特在1984年,就是大牛市見頂前兩年,就開始拋股票,到1987年大牛市見頂之前,巴菲特已經基本上把所有的股票都拋掉了——除了三隻股票之外:
美國廣播公司股票、一家保險公司的股票和華盛頓郵報的股票。
1987年10月19號,大盤一夜之間下跌了五百多點,跌幅高達22.6%。巴菲特的情況如何?巴菲特一天損失了3.42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25億元。他手下的員工卻天天看到巴菲特靜靜地坐在辦公室裏麵看資料。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10月份剛剛出現大跌,到年底的時候,大盤又迅速反彈,而巴菲特賺了多少呢?是20%!又是遠遠高於大盤。在之前的19821985年.美國股市上漲了48%,而巴菲特的業績是64%,都遠遠戰勝大盤。這就是因為他的三隻重倉股一次都沒有動過。巴菲特說投資的秘訣可以歸結於一句話:選好一家競爭優勢非常強的、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長期持有。
接下來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大牛市在1999年。這波大牛市,最主要的推動力是網絡股、科技股。這時候牛市達到頂峰時,大盤上漲了2.1%,而巴菲特的收益率是多少呢?隻有O.5%,這是巴菲特曆史上投資業績最差的一次。為什麼呢?因為巴菲特的股票是可口可樂這些傳統行業股,網絡股、科技股一隻都沒有買。
這時候,他的股東開股東大會指責他為什麼不買科技股。很多報刊都在批評他,說巴菲特過時了,不靈了。巴菲特聽到批評和質疑的時候,一點也不在乎。結果到2000年,美國股市開始下跌,連續三年,股市跌幅超過一半,而巴菲特這三年賺了10%。也就是說,他以60%的優勢超過大盤。原來網絡股、科技股泡沫出現了,這些股票跌價,而巴菲特重倉持有的股票,由於業績穩定,股價重新得到市場的認可,股價反而得到了提升。巴菲特後來解釋說,在大牛市裏麵,網絡股、科技股,他為什麼一股都不買呢?因為他的投資策略就是具有長期經營優勢,持有這些超級明星公司的股票,才能長期賺錢。
在1970年大盤迅速下跌以後,到1971年、1972年,大盤仍然大幅上漲,巴菲特又遇到了第二次大牛市,其實這個大牛市是第一次大牛市的延續。1966年解散公司以後,巴菲特手中隻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他是這家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巴菲特所有的身家都投到了這家公司裏麵,他手頭全部是現金,基本上沒有什麼股票。當時巴菲特手裏麵16%是股票,84%是現金和債券。他在等待時機。到1973年,股票大盤從1000點跌到800點。1974年,兩年大盤跌了40%。從最高的1000點跌到580點,跌幅高達40%,買股票的好機會到了。巴菲特大量買入,接下來大盤迅速上漲,大盤漲了60%,巴菲特賺了80%。為什麼巴菲特賺得比大盤多呢?因為他認為大盤肯定會有大跌。在大盤跌到最低的時候、跌到人人都不敢買股票的時候,我們應該做什麼呢?就是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