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林徽因、梁思成應顧祝同邀請,到西安做小雁塔的維

修計劃,同時還到西安、長安、臨潼、戶縣、耀縣等處作古建築

考察。

7月,林徽因同梁思成、莫宗江、紀玉堂赴五台山考察古建

築,林徽因意外地發現榆次宋代的雨花宮及唐代佛光寺的建築年

代。

7月

12日,林徽因一行到代縣,得知發生“盧溝橋事變”,

於是匆匆返回北平。

8月,林徽因一家從天津乘船去煙台,又從濟南乘火車經徐

州、鄭州、武漢南下,9月中旬抵長沙。

11月下旬,日機轟炸長沙,林徽因一家險些喪生。不久,他

們離開長沙,經常德、晃縣、貴陽、鎮寧、普安、曲靖到昆明。

183

1938年

34歲

1月,林徽因一家住昆明翠湖前市長巡律街住宅,不久,莫

宗江、陳明達、劉誌平、劉敦楨也到昆明,經與中美庚款基金會

聯係,組建營造學社西南小分隊。

是年,作詩《昆明即景——茶鋪》、《昆明即景——小樓》。

1939年

35歲

年初,因日機轟炸,林徽因一家搬至郊區龍泉鎮麥地村。

2月

5日,發表散文《彼此》。

6月

28日,發表詩《除夕看花》。

冬,梁思成、劉敦楨等去雲南、四川、陝西、西康等地作古

建築考察,林徽因為雲南大學設計女生宿舍。

1940年

36歲

初冬,營造學社隨史語所入川,林徽因一家亦遷四川南溪縣

李莊鎮上壩村。不久,林徽因肺病複發,從此抱病臥床四年。

1941年

37歲

在李莊鎮。

春,三弟恒在對日作戰中身亡。

1942年

38歲

在李莊鎮。

春,作詩《一天》。

是年,梁思成接受委托,編寫《中國建築史》,林徽因為寫作

《中國建築史》抱病閱讀二十四史,作資料準備。她寫了該書的

184

第七章,五代、宋、遼、金部分,並承擔了全部書稿的校閱和補

充工作。

11月

4日,費正清、陶孟和從重慶溯江而上,去李莊訪問林

徽因、梁思成。

1944年

40歲

在李莊鎮。

是年,作詩《十一月的小村》、《憂鬱》、《哭三弟恒》。

是年,費慰梅到李莊訪問林徽因。

1945年

41歲

在李莊鎮。

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無條件投降。

是年,梁思成陪林徽因到重慶檢查身體,大夫告訴思成,徽

因將不久於人世。

1946年

42歲

2月,林徽因在費慰梅陪同下乘機去昆明拜會西南聯大校長

梅貽琦,建議清華大學增設建築係,住唐繼堯後山祖居一座花園

別墅,與張奚若、錢端升、金嶽霖等舊友重聚。

7月

31目,同西南聯大教工由重慶乘機返回北平。為清華大

學設計勝因院教師住宅。

10月,梁思成應聘赴美耶魯大學作訪問教授。

11月

24日,發表散文《一片陽光》。

是年,作詩《對殘枝》、《對北門街園子》。

185

1947年

43歲

夏,飽經歐戰浸染的蕭乾,由上海來清華園探望林徽因,二

人長談七年來各自的經曆。

是年,作詩《給秋天》、《人生》、《展緩》、《病中雜詩》(四則)。

12月,做腎切除手術。

1948年

44歲

2月

18日,作詩《我們的雄雞》。

2至

5月,發表詩《空虛的薄暮》、《昆明即景》、《年青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