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不久,爸爸去參加家長會,老師在孩子們的課桌上擺放著各自近期的作業。
爸爸發現女兒在作文中這樣寫道:“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爸爸寬容的眼神……以後不管再做什麼事情,我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再粗心大意了……”
一天,女兒問:“我為什麼沒有人緣?”媽媽提出一連串的問題:“你成天是板著臉,還總是微笑著?你說話是用‘我’做主語,還是常用‘我們’開頭?你在背後說別人好話還是壞話?你對不喜歡你的人是言形於色還是對事無情而對人有情?你平常是否吝惜對別人的喝彩?你是否把別人對你的好,視為理所當然,不知道感恩?
你是否學會聆聽?你是否期望所有人都喜歡你?你是不是喜歡自己?你看到別人比你好,你是不是同樣高興?”女兒知道該怎麼做了……多少年過去了,女兒長大了,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她說:“記憶最深刻的是我每次遇到困難時,父母親都會和我談心。我們談論的話題很多,關於友誼、堅持、選擇、紛爭、理性……每次談話之後,我都感到自己渾身充滿了力量。時至今日,我還記得和母親並排躺在床上談心的情景……”
過了不久,爸爸去參加家長會,老師在孩子們的課桌上擺放著各自近期的作業。
爸爸發現女兒在作文中這樣寫道:“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爸爸寬容的眼神……以後不管再做什麼事情,我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再粗心大意了……”
一天,女兒問:“我為什麼沒有人緣?”媽媽提出一連串的問題:“你成天是板著臉,還總是微笑著?你說話是用‘我’做主語,還是常用‘我們’開頭?你在背後說別人好話還是壞話?你對不喜歡你的人是言形於色還是對事無情而對人有情?你平常是否吝惜對別人的喝彩?你是否把別人對你的好,視為理所當然,不知道感恩?
你是否學會聆聽?你是否期望所有人都喜歡你?你是不是喜歡自己?你看到別人比你好,你是不是同樣高興?”女兒知道該怎麼做了……多少年過去了,女兒長大了,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她說:“記憶最深刻的是我每次遇到困難時,父母親都會和我談心。我們談論的話題很多,關於友誼、堅持、選擇、紛爭、理性……每次談話之後,我都感到自己渾身充滿了力量。時至今日,我還記得和母親並排躺在床上談心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