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及時清洗傷口。兒童摔傷後,要及時清洗傷口,以免髒東西附在破損處。(張苗苗提供)
(2)貼創可貼抹蘆薈膠。如果摔破擦傷,可以用創可貼將傷口貼住,等血止住,再將創可貼拿下來,在傷口上抹上蘆薈膠,防止留疤痕。(田茜提供)
(3)塗抹碘酒。可用碘油、酒精(紅藥水)塗傷口周圍,讓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等維生素多的食物,有助於傷口愈合。(紫外線提供)
(4)冷敷。如摔到頭部,未出血,有小腫包時,應立即用冷敷處理。
溫馨提示
淺傷口不包紮別沾水:
一般來說,如果傷口較淺,隻傷及皮膚表層,一般無需上醫院,先用清水衝洗一下,或用棉球沾淡鹽水擦拭一下,然後塗上碘伏,不用包紮,避免沾水,過幾天就會好。如果傷口較深,且創麵比較大,汙染比較嚴重,建議家長最好帶寶寶去醫院處理。
外用藥需細讀說明:
一些外科常用的塗抹製劑家長一定要細讀說明書,有的是不能用在有創麵或潰瘍麵的。
5.兒童被蟲類刺傷蟄傷怎麼辦?
春天來了,萬物複蘇,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到大自然中去享受美好的春光。這個星期天,爸爸媽媽也驅車帶著樂樂和笑笑去郊外春遊。
一路上,兄妹倆看著車窗外的美麗景色,說著,笑著,唱著,一路歡笑,一路歌聲。
郊外,大地已是綠草如蔭,桃李繽紛,景色美不勝收。臨近中午,他們在一片開闊地停下來,爸爸支起帳篷,媽媽鋪上塑料布,拿出帶來的食品,一家人享受了一頓美味的野餐。飯後,爸爸媽媽讓他倆休息一會兒,不知疲倦的兄妹倆嚷著要到不遠處的小土坡去玩。媽媽反複叮囑他們不要跑遠,他們連連點頭後,就像小燕子一樣飛出去了。
小土坡前開滿了五顏六色的不知名的野花,漂亮極了,樂樂說:“笑笑,我給你編個花冠吧!”
“太好了!我就是百花公主了!”笑笑高興地拍著手跳起來。
幾隻花蝴蝶在花叢裏飛過,笑笑追逐著蝴蝶向樹叢深處跑去。
樂樂聽到樹叢那裏有蜜蜂嗡嗡的聲音,他忙喊笑笑別跑了,可笑笑已經跑遠了。
幾隻蜜蜂嗡嗡著飛來,在笑笑身旁盤旋,笑笑以為蜜蜂要蟄她,就揮手驅趕蜜蜂,這下可不得了,笑笑就感覺胳膊上被紮了一下,疼痛難忍,樂樂跑過來一看,笑笑的胳膊上已經起了一個又紅又腫的包。
“是被蜜蜂蟄了!”樂樂趕緊拉笑笑往回走。
媽媽聞聲趕來,邊安慰笑笑,邊迅速地用指甲把蜜蜂的刺挑出來,拿出隨身攜帶的紅花油抹上,又喊爸爸開車回城。
回到家,媽媽又把大蒜倒碎,給笑笑抹上。第二天,笑笑感覺疼得好些了。又過了兩天,腫脹開始慢慢消失。
後來,笑笑問媽媽,為什麼蜜蜂要蟄她,媽媽告訴他們,蜜蜂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隻有它認為人要攻擊它時,它才攻擊人。以後不要驅趕蜜蜂,接近花圃時也要多注意。一旦被蜜蜂蟄傷就采取上麵的方法處理。若出現其他症狀,要及時去看醫生。
知識鏈接
所謂蟲咬傷,指昆蟲對人體的損害。不同昆蟲所含毒液不一樣,對人體損害的嚴重程度及臨床表現也差異很大,輕者為輕度紅斑、丘疹或風團,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燒灼及疼痛感,重者可出現皮膚廣泛損傷或壞死等,甚至引起全身中毒症狀,過敏性休克而死亡。
常見毒蟲叮咬傷有5種:
(1)將毒汁或血液注入人體,如蚊、跳蚤、臭蟲等。
(2)利用毒刺傷人,如蜂、蟻、蜈蚣等。
(3)以蟲體表麵的毒毛或刺毛引起皮炎,如鬆毛蟲、桑毛蟲等。
(4)釋放蟲體內的毒素或蟲體擊碎後引起皮炎,如隱翅蟲。
(5)寄生於人體,引起皮膚變態反應,如疥蟎、蠅蛆等。
溫馨提示
兒童很容易被蚊蟲,毛毛蟲,毒蛾,蜂類,蠍子等刺傷蟄傷,做父母的一定要學會處理這些“小事”,以免讓孩子受罪,有時處理不當也有危險。
蚊蟲叮咬後可在局部塗花露水等止癢,如局部出現過敏性水腫,應用3%~4%硼酸水濕敷水腫處或塗抹抗組織胺藥膏。盡量不要讓孩子搔抓局部,尤其有水腫是很容易感染。
毛毛蟲蟄傷要先用清水衝洗局部,盡可能衝掉毒毛,也可以用肥皂水輕輕洗後衝洗更好,如有流動水,當然要選擇流動水。衝淨後局部在塗抹抗組織胺藥膏或一些常用脫敏藥膏。
可以導致出血及中樞神經係統抑製現象。尤其被毒蜂和黃蜂蟄傷後,可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發熱,暈厥,昏迷,痙攣,甚至可出現休克,肺水腫,呼吸心跳驟停,突然死亡或數日內死亡。千萬要告訴兒童“不要捅馬蜂窩”!
對單蜂蟄傷同樣要重視,因可出現聲門水腫,胸悶,過敏性休克等劇烈的過敏反應,同樣會造成死亡,要防止發生意外。
一但被蜂蟄傷,應立即讓孩子平臥,消除緊張,迅速取出斷刺,但勿擠壓毒囊而應吸出毒液。然後用3%氨水或5%~10%硫酸氫鈉溶液清洗傷口,可外敷蛇藥。
如為黃蜂蟄傷則必須呼叫120急救,因黃蜂蟄傷可引發猝死!在現場先注射腎上腺素。
蠍蟄傷兒童也較常見。蠍毒為毒蛋白,有麻痹呼吸中樞作用,並興奮心血管作用。蠍蟄傷一般可出現頭痛,頭暈,出汗,尿少,心率減慢,嗜睡,驚厥,呼吸麻痹,肺水腫及休克等,蠍蟄傷的搶救與處理與黃蜂蟄傷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