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還很簡陋的祈福台,今天早上就被裝扮點綴起來:
祈福台周圍火把通明,東西南北四向各有八根白塔石柱,寶塔柱頭墜下無數薩滿彩幡,石柱間以風馬彩旗和轉經筒連接,將祈福台包圍進方形空地,那熊熊燃燒的火焰,給整個祭祀祈福儀式都帶了一絲神秘!
他朝高處眺望,祈福台正中放置三麵薩滿皮鼓,中間鼓麵大如水缸,兩邊鼓麵小如臉盆,鄭原定睛細看,每一麵皮鼓都異常精美華麗!
雪白的鼓麵用高原色帶裝飾著四層同心圓環,中心圓環中有一顆金屬色的薩滿樹,曲折連環的枝杈代表薩滿最原始的自然信仰;二層圓環內是代表金木水火土的彩繪圖騰,閃光的金子、燃燒的火焰、奔騰的江河、茁壯的林木、厚實的土地,這些原始信仰中的世界元素,像信徒一樣環繞著薩滿樹。
三層圓環描繪著跟薩滿有關的自然動物——狐狸、白鹿、黃鼠狼、青蛇、刺蝟,無數生動靈活的動物刺繡附著其上,隨著鼓麵的震動不斷顫抖,就像被皮鼓賦予了新的靈魂;四層圓環是最後一層,隻見八隻拖著長尾的白鷹展翅翱翔,白鳥是薩滿信仰中的神鳥,它們代表與邪惡做鬥爭的神靈。
鄭原盯著皮鼓看了很長時間,直到李凱門推了他一把才回過神,不注意臉上已經出了一層細密汗珠。
“呦嗬,你們來了,我們要等啟明星亮起才能出發,你們不再進去睡會兒!”
元迦曼穿著她的薩滿巫服故意衝我們調侃幾句,清脆的嗓音在麵具中變得神秘低沉,帶有讓人注目的無盡力量。
“切~我們還睡呢,這不是被你吵醒了!您要是少敲會兒,我們還能多睡會兒,咱別敲了,行麼,姑奶奶~”
李凱門是真困,說一句話打幾個哈欠,元迦隻顧得意當然不願意答應:“那可不行,薩滿祈福,誤了吉時可不好。”
她說完這些把鼓錘交給身後的小女孩,嘴裏嘀咕祈禱經文,祈福台下的薩滿巫女們忽然從四麵八方趕過來,一起在空地圍成圓心方陣,跟元迦曼一起隨著鼓麵銀鈴舞動身體。
老爹說過遠古時期是沒有觀賞性舞蹈的,所有的舞蹈都要為祭祀和祈福而服務,所以在華國古文化中,舞蹈的“舞”通“巫”,意思是祈福長天、祝禱消災!
薩滿的原始信仰在舞蹈裏體現得淋漓盡致,在鄭原看來巫女的祈禱動作借鑒了自然動物的行為,他才看到一半就已經在祝禱舞中看到虎之俯仰引腰、鹿之引項反顧、猿之攀物自懸、鳥之翹足展翅、熊之雪地抱膝,甚至連狐狸雙蹄拜月的樣子都有,充滿野性又具有力量。
此時的元迦曼褪去任性,猶如霧凇山林裏的精靈在祈福台上不斷舞動!
這些祝禱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了人與自然相輔相生的依存關係,就在他欣賞這異域祈福儀式時,耳邊突然又闖入雜亂無章的頓挫鼓點,轉頭一看,李凱門和格勒把觀測站裏那口大銅鍋給搬出來了,鼓錘一打,地動山搖。
“你別給我添亂,你把我鼓點都敲亂了,停~~”
元迦曼一個鷂子翻身來到台下,想搶李胖子手裏的鼓錘,她再靈動也搶不過李凱門一百多斤肥膘,兩個人你追我趕,在祈福台下追著跑,李凱門一邊跑還一邊敲鐵鍋,鐵鍋的響聲混入鼓點,讓薩滿巫女們陣腳大亂,彼此踩著衣裙摔了好幾個狗啃泥,四仰八叉扭結在一起。
“哈哈哈哈,巫女不是能預知未來嗎,怎麼還摔了個狗啃泥啊~”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李胖子眼見巫女們摔倒,看著自己的得意傑作哈哈大笑,元迦曼眼瞅著祈福儀式被毀,狠狠白了李凱門一眼,飛身把鼓錘奪走,扔了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