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原剛才隻注意到塔身金石的形製,被老山甲這麼一說,目光集中到塔身下栩栩如生的神獸雕像:
這座蚣蝮雕像前臂撐地、後身蹲坐,頭上頂著一雙威風凜凜的龍角,四肢和身體都覆蓋著一層青銅鱗,金色眼珠怒目冷視,如果不仔細看,生人還真以為避水獸是真的!
老山甲注意到鄭原在觀察避水獸,走過去拉著他的肩膀,給它介紹唐時工匠的厲害:“鄭兄弟你看!這座蓄水湖原本不是湖,隻是一個略微低窪的水潭,如果任由山水自由落下水潭,斷然不能形成這樣九龍落銀河的壯闊景色,這山頂的一切都是唐朝工匠精密設計的結果!”
在鄭原看來,這些分水金石除了契合“九龍托聖”沒什麼奇怪的,老山甲的話讓他對山頂的一切景色產生了懷疑,眉眼點頭示意他繼續說,老山甲總算是能賣弄能耐了,刻意咳嗽幾聲引起其他人注意,等他們都圍過來了才開口說話:
“諸位請看,自打我進入山頂,就覺得這塊地不同尋常,山頂是接受日光照射最足的地方,按照玄門的話說,那就是日精月華積於此地,再加上這座山從昆侖山流經的充沛雪水,接近兩千年的歲月,斷不至於連一顆參天古樹都沒有!”
“諸位知道是為什麼嗎?”
他說到這兒又賣了個關子,等得眾人都急了才徐徐解釋道:“您幾位看,整個山頂都被高級匠人做過土砂陣,俗話說人費柴樹費水,山頂的樹木過多會消耗大量水源,當初建造分水口的工匠索性把高大樹木全都砍伐剔除,隻留絨毛綠草涵養土地,以保證河流的水順利進入蓄水湖。”
老山甲說到蓄水湖,更是驕傲得不得了,直誇唐朝匠人聰明:“我剛才說了,咱們眼前的蓄水湖以前隻是水潭,唐朝工匠把水潭麵向瀑布的最外圍給砌了一道堤壩牆,把水攔在堤壩裏形成蓄水湖,您幾位仔細看辟水金塔水下的部分,是不是隱隱有石壁顯現!”
鄭原跟著他的節奏看著蓄水湖下,很明顯看到一堵弧形堤牆,八座分水金塔正好充當堤壩的承重柱,牢牢攔著蓄水湖。
老山甲指著避水獸讚歎不已:“這些避水獸雕像兼具美觀和適用價值,獠牙巨口和後背都可以充當出水口,塔蠟山水量豐沛時獸尾間的九孔門開閘泄洪,水量吃緊時泄洪孔合閘,獸口將堤壩暗道收集的水注入蓄水湖,讓湖中始終有水不至於幹涸!”
老山甲頓了頓,語氣自豪又高興:“簡而言之,分水金塔這是表象,整座山頂都是一項偉大工程,我老山甲能見到還在使用的唐朝建築,這輩子也算值了。”
“老山甲,我怎麼看這也隻是普通堤壩,最多因為古代人加個古董的標簽,也不至於是什麼偉大工程吧?”
李胖子感覺老山甲在吹牛,語氣裏除了不相信就是懷疑,老山甲見有人質疑也知道他們信不過,轉而拿出洛陽鏟狠狠刺進泥土,才刺了不到一米就死活壓不動了。
他把洛陽鏟從土裏拉上來,山頂的土壤分層清晰可見:“口說為虛,眼見為實,你們看看洛陽鏟取土的結構,前50厘米以內是黑褐山土、40厘米處是稀碎石頭、按照蓄水湖的水量,最後20厘米本應是帶水濕土,可你看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居然成了黃土,這不是開玩笑嗎!”
“古人常說終有一死,黃土一捧,就是指的封墓黃土,現在,您幾位相信我說的了吧,這座偉大工程就是為掩護陵墓建造的!”
老山甲的話都被眾人聽進耳朵裏,尤其是鄭原,他聽到山頂真有陵墓,心裏一塊石頭終於放下,有墓就能順藤摸瓜知道老爹三個人到底進墓幹了什麼,他迫不及待問話:“老山甲,既然有墓,你能看出墓的入口在哪嗎?”
“這……您讓我找找興許還能找到,讓我直接告訴您墓的位置,我還真不好說!”
“這還不簡單,既然陵墓就在咱們腳下,拿出手榴彈給炸開不久完事兒了!”
李凱門的話嚇得老山甲一跳,他嚇得連連擺手:“我說這位小兄弟,像您這樣用死勁兒蠻力進墓,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墓葬最忌諱的就是炸頂,火藥用量小炸不開,要是用量大把頂炸塌了,誰也甭想活了。”
老山甲說完,還把洛陽鏟遞到李凱門身前,示意他摸摸最後麵的黃土,李凱門捏者鼻子一接觸,馬上把手指彈開:“奇怪了,黃土怎麼跟火炕一樣,熱熱的!”、
“這是唐朝貴族常見的黑油墓,火油是從西域傳來的一種可燃物,隻要有點滴火星,那肯定就爆燃,神仙來了都澆不免,兩層墓壁夾層灌滿黑油,既起到防腐蝕保溫作用,還能預防有人炸墓。”
李凱門聽老山甲提到黑油,隨口猜測:“那不就是石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