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色棱措傳說(1 / 2)

大家被鄭原吸引過去,站在門口往前眺望,鍾靈毓秀的丘嶺讓所有人讚歎不已。

李凱門盯著丘嶺驚呼道:

“這種城市格局也好了吧,想什麼時候去山裏呼吸新鮮空氣都可以,那不就相當於在縣城裏蓋了一座天然氧吧!”

鄭原伸著脖子,站在門口朝身後的阿姆問話:“阿姆,為什麼縣城規劃的時候會把這座山給圈進來,要是繞過去不是又多了可利用的土地嗎!”

她笑了笑,搖搖頭道:“小哥,你把順序搞反了,整座縣城就是根據這座小山來規劃的,也是因為咱們眼前的小山,才有重河縣啊。”

“哎呀,因為一座小山規劃縣城,這裏麵肯定什麼說法,您可一定要跟我們說道說道。”

李凱門把眼前的中年婦女扶到桌子上坐下來,她趕緊站起來:

“正好,你們點的飯也快好了,我給你們端出來,我看這會兒也啥人,你們邊吃邊聽。”

“好嘞!”

“你們知道重河縣以前叫啥嗎?”

“叫啥?”

“頓登縣,意思是鎮魔縣。”

“這鎮魔縣還有一個更大的來曆!”

阿姆跑進後廚,拿著大木盤子,把所有人點的東西端出來,眾人就著熱騰騰的當地美食,聽這位阿姆講起關於重河縣的曆史:

這段風俗故事,跟重河縣旁邊的色棱措湖有關!

傳說色棱措湖裏居住著一個大魔鬼色林,它從惹薩城來到湖區周圍,為了填飽肚子,每天都要吞噬千千萬萬個湖中生靈。

隻要有活物或者船隻飄在湖麵,色林就會在湖底興風作浪,讓湖泊生出驚濤駭浪,將活物卷入水下。

它擾得湖區所有生物都繞著色棱措湖走,百姓更是民不聊生!

很多百姓都想把魔鬼驅趕出去,普通凡人沒有神力驅趕魔鬼,要驅趕魔鬼,就要找一個神通廣大的驅魔大師!

可能是牧民的熱切祈禱被神明聽到,神明派了一個善於降妖除魔的高人來到色棱措湖,這個人就是牧民們最敬重的蓮花生大師。

一物還要一物降,就算魔鬼有通天能耐,遇到蓮花生大師也像啞火的炮仗,害怕得四處逃竄。

最後,魔鬼色林驚慌失措逃進重河縣,躲進縣旁邊浩瀚無垠的巨型湖泊。

他在湖中對大師連連求饒,蓮花生大師見魔鬼已經知錯,就決定再給它一個改邪歸正的機會。

他命令色林永遠不得離開湖泊半步,並且每日都需要在湖中虔誠念經,用以超度他曾吞噬的萬千生靈 。

最後還為他定下規矩,他以後不許再殘害任何水族以及湖區無辜百姓,如果違背這個誓言就要被天打五雷轟、神形俱滅。

蓮花生大師怕魔鬼有一天動了凡心,又恢複嗜血殘忍的本性,於是在湖區挑了一個鎮壓魔鬼的吉眼。

鎮魔杵從高空砸到地麵吉眼後,瞬間地動山搖,似乎有什麼東西破土而出,牧民門站在吉眼周圍,才不過一炷香的時間,一座連綿起伏的山丘拔地而起。

這山嶺日高五丈、夜生十尺,在一個月的時間裏長成高度一千米左右的鎮魔山。

他指導牧民在山頂周圍興建鎮魔府,府中大殿的神像正好麵朝

(本章未完,請翻頁)

湖區,盯著湖麵的一舉一動!

正是因為有神像鎮壓色棱措湖,這個湖泊一改往日驚濤怪浪,從鬼湖變成風平浪靜、風景秀美的仙湖。

哪怕人跳進湖裏也不會沉底,而是漂浮在湖麵,生活在湖區的百姓為它起名為“色棱堆錯”,意為“色棱魔鬼湖”。

蓮花生大師走前告訴百姓,色棱措湖地區的百姓越多,那麼產生的鎮壓力就越大,魔鬼就越是不容易出來害人!

久而久之,色棱措湖百姓就形成了往鎮魔山周圍聚居的習慣,千百年的遷移演變,奠定了如今的縣城格局。

鄭原聽阿姆講完這個故事,趕緊就著話題問下去:“那鎮魔府裏麵住的有人嗎?”

中年婦女點點頭:

“那咋會沒有人呢,千年的時間要是沒有人,鎮魔府早就破敗了,你看鎮魔山上的朱漆金頂,怎麼說也得經常修繕處理,才能保持那麼美麗的顏色。”

李凱門聽說這鎮魔府已經一千多年了,很好奇究竟是什麼人住在鎮魔府:

“阿姆,要照您那麼說,千年來一直都有人住在裏麵!”

阿姆左右看了看,見四下無人,她把腦袋伸過去:

“那是當然,蓮花生大師在湖區周圍收了一名弟子,他告訴這名弟子,鎮魔府裏必須有人看守並維持祭祀,隻有這樣,才能保證魔鬼不能接近降魔府。”

“大師收俗家弟子也是要弟子繁衍或收養後代,讓他的後人可以一直祭祀鎮魔府。”

鄭原聽阿姆說了那麼多,心裏的猜想大致成了真——他老爹叫德勒頓登絕對不是偶然,也許老爹鄭懷慶就是來自降魔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