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生活樓遺址(1 / 2)

研究樓的卷簾鐵門已經生鏽,鄭原瞥向老吉克,想問問他怎麼打開。

這老頭從旁邊拿出廢棄鋼筋,捅進閘門底部,用石頭當做杠杆,活生生將閘門的鎖撬斷。

啪嗒一聲,閘門的保護鎖被老吉克一腳踢開,他們四個扛起卷簾閘門,用空汽油桶做支撐,成功在閘門下留出可供人進出的洞口。

鄭原貓著腰爬進卷閘門,這卷閘門後麵出現一個長約兩米的門廊,一把生鏽鎖鏈扣著玻璃推拉門。

這些鎖鏈比閘門鎖要好處理很多,他拿過鋼筋條往左右使勁兒擰巴,生鏽的鐵鏈嘩啦一聲碎裂落地。

他順勢朝內推開玻璃門,眼神示意大家跟著他的步伐走進去。

觀測站工作樓已經有十年沒有人來過,鄭原拿著手電筒推開玻璃門,牆皮從頂部簌簌飄下。

滾滾土屑猶如蚊蟲飄進燈柱,它們落到地麵,立刻跟地板上的灰燼融為一體。

曼恩島的氣候多數時候都潮濕又寒冷,工作站僅有的窗戶上黏了一層枯葉和泥土,外麵的太陽光隻能從空隙裏慢慢滲進室內。

在沒有陽光的情況下,空曠衰敗的室內顯得陰森又恐怖,此時,不知道從哪兒刮過來一股陰風,冷得他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趕緊找開關,我們得先把室內的情況摸清楚再說!”

老吉克帶著眾人在室內慢慢摸索,在他的記憶中,像這樣的工作站,一定會有總的電路閘,既能總控電源,也能防止電力事故。

手電筒的光芒很有限,他們最多可以看到前麵兩米內的景物,鄭原靠著影影綽綽的光線,逐漸看清工作站的格局:

一層大廳完全封閉起來,除了進門的那道牆,其餘三麵牆壁全都分割出無數單獨房間,用於各種高級管理人員的辦公室。

大廳中間陳列一百多個工作台,這些工作台十個為一排,整整分了有十排,將大廳公共辦公區占得滿滿當當。

鄭原定睛細看,“L”形辦公桌塗滿褐紅色油漆,每一張桌子放的東西都差不多,較短的副桌擺著電報機、打字機、台燈、老式轉輪電話。

主桌左側的位置放著老式文件筐,框內擺放著《電報通用翻譯》《公文寫作範例》等文字規範工具書,幾個牛皮紙袋散亂堆放。

除此以外,主桌右側位置放著一盞小型台燈,筆筒緊緊挨著台燈,裏麵插著鉛筆、鋼筆、放大鏡、橡皮、裁紙刀等工具。

吉克坐到椅子上,掀開罩在打字機上的防塵罩,手指哢噠哢噠在機械鍵盤敲打,叮鈴叮鈴的聲音格外清脆。

他指著這些老古董介紹道:“隊員雖然不是文員,但他們每天記錄的大量數據,都需要回傳給哈洛先生的辦公室。”

“這些電報機和打字機是八十年代文員的標配,也是信息記錄員的標配。”

商文思有點不理解,用手摸索打字機,說出自己內心的疑問:“老吉克大爺,八十年代已經有計算機了,哈洛為什麼要用這些老古董記錄信息!”

老吉克看著他們,語氣頗為神秘,他撚了一把桌麵的灰塵:

“那時候計算機已經產生,但你們要知道哈洛做的事情很隱秘,絕對不能讓外界知道。”

“當時安裝一台計算機,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還麵臨著他的計劃被外界識破的危險,他絕對不會讓自己涉入險境,那麼,用古舊一點的打字機發電報,反而是方便的信息傳遞方式。”

他說完,起身從座位站起來繼續帶著他們往裏麵走。

眾人走到向上攀登的樓梯口時,發現樓梯背麵牆壁比其它牆麵要黑,用手電筒一照,一整麵牆全都是電源開關。

“找到了,我們把開關打開,”

鄭原走到向上傾斜的樓梯背麵,拉下開關板紅色手閘,幾十個淡藍色按鈕全被按亮,剛才還灰暗的一層工作站,變得比白晝還要亮。

他們抬頭看向頭頂,一排工業燈驟然亮起,黑灰色的管道蜿蜒曲折占滿天花板頂,從頂部探出很多換氣口,他們這才明白陰風的來源!

眾人把目光轉移到樓梯兩旁的巨型機器!

這些機器高約兩米、寬約兩米,幾台排成一排好像一堵牆把樓梯完全包圍。

機器的外表觀感極其接近鐵皮櫃子,渾身布滿指甲蓋大小的方形孔。

紅、黃、藍、綠、白、黑、紫等各色指示燈鑲嵌進方形空洞,在孔洞裏按照某種規律頻閃亮起。

機器下半部伸出很多鞋帶粗的電線,每一根電線都插在機器中部的圓形孔洞裏。

電線盤得整整齊齊,它頭頂一百多根銀色天線,隨著機器運行左右擺動,就好像是一個收集信號的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