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聚落城部族百景(1 / 2)

“這樣也太冒險了,我們隻有這幾個人,肯定打不過一群人,要真是出現啥危險,豈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聽到眾人在後背嘀咕,約瑟芬老太太把峴島村民招呼到耳邊說了幾句話,峴島村民明白她的意思,繼續跟他們斡旋。

片刻功夫,朝衝人點點頭,說道:

“城門守護說,你們如果不放心,也能各退一步,你們人可以進去,武器必須留下,這樣雙方都放心,不用擔心會被傷害。”

“行,這是目前最好的解決方案了。”

馬蠟語畢,朝身後的保鏢點點頭,他們走到那些城門守衛身邊,把衝鋒槍,匕首,刺刀放進籃子裏,守衛還在他們身上搜摸片刻,確定什麼銳器都沒有了,才讓他們進去。

吱吱呀呀聲中,城門鎖鏈被放下,一條寬闊的橋梁搭在河道兩岸,他們沿著旋索板橋走進聚落城。

過了門樓,待眾人再次看到陽光,這座部落人聚居的城寨,這才千呼萬喚始出來。

河岸州淤泥堆積,水草豐茂,城寨中被挖出無數條人造溝渠和湖泊,它們像毛細血管般,將偌大的河岸州分割為小型聚落,每一個小聚落都生活著不同的叢林人!

它們的房屋有些像蘑菇,有些像糧倉,還有些像方塊,甚至於放棄陸地,將房屋像鳥巢似的安在高大樹冠,亦或是用浮木建造在水麵,逐水而居,時代漁獵……

無論他們住在哪裏,他們的房屋都跟蔥鬱繁榮的雨林融為一體,在姹紫嫣紅裏綻放出充滿熱帶雨林特色的奇特風情。

他們走在橋梁上,穿梭在不同聚落街道,什麼樣的叢林人都可以碰見,就好像誤入了外星世界,看什麼都好奇。

鄭原一行人走在橋上,看著橋兩頭的不同部落問道:“馬蠟大爺,那麼多原始部落,難道他們不會爭地盤嗎?我在想這裏有幾十個部落,怎麼說也不會那麼和平吧!”

馬蠟回過頭衝他們解釋:

“巴茜官方決定把他們聚集在一起時,就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雨林情況其實在慢慢惡化,伴隨著大麵積的商業開發,叢林人的聚居地也在慢慢減少,他們能感覺生存環境和麵積一直都在縮小,有些種族已經意識到現代文明的進步,開始往世俗化現代文明靠攏,積極與現代人接觸。”

“這說明,有相當多的叢林人也感知舊有生存方式的脆弱,他們也想改變現狀讓種族延續下去,得知了叢林人的意圖後,巴茜官方邀請很多專家研討,想在開發熱帶雨林的同時,給這些原始人一點活路,不想讓他們落個失地又滅種的結局。”

“巴茜官方給出的解決辦法很簡單,比起一味施舍和救助,讓叢林人參與到經濟生活裏來更有效。”

“比如說有些部落有獨特的叢林作物,那就讓他們大麵積種植,官方派出農業員幫他們增產增重,種出來的東西可以當做經濟作物賣;還有些部落能采集橡膠液,那就聘用他們割膠樹采膠液;還有些部落是打獵部族,可以獵取市場稀少的鳥獸,那就可以專門打獵它們,做成高附加值工藝品去賣……”

“總之,不管是種地的,打漁的,亦或是打獵的,按照部落世代流傳的生活方式讓他們介入經濟生活,他們有了錢,就可以買他們需要的東西,部落之間征戰殺伐無非是為了資源,這歸屬於資源不足,當一個人掙的錢可以動手買到他需要的一切,部落間的衝突自然就少了。”

“當然了,有些時候還是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衝突,某些叢林人會因為文化,恩怨,經濟等原因傷害他人,這時候就需要用到聚落城的法律,巴茜官方根據部落人的生活習慣編撰了亞馬孫州特別律,將叢林部落可能出現的壞情況全都寫進去,出了事就按照法律和前例來判,若有不服可訴至最高法院。”

“這些其實已經接近現代自治州的雛形,他們這幾十年時間已經磨合得差不多了,幾乎適應了聚居生活。”

“當然,要是有不適應這裏的種族,也有搬出聚落城的,這種都是極少數,很多種族都意識到無序混亂的叢林生活隻會增加他們的苦難,秩序和公平會讓他們的生活更有保障。”

鄭原聽他介紹完部落人的情況,點點頭說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沒想到巴茜官方也懂得這樣的道理。”

“行了,我跟你們說了那麼多,就是不想讓你們太擔心,他們雖然是叢林人,卻比任何人都珍惜現在的富足生活,我們不會有生命危險的。”

“我們再走兩三個小聚落就到中心城了,說起來我也隻聽說過那裏,還沒有真正看過是什麼樣子!”

馬蠟的話,讓他們都好奇起來,腳下呼呼生風,快速跨過小聚落來到中心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