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 站在高處看得遠,壞脾氣是磨刀石(2 / 3)

司馬遷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史官,他出身史官世家,從小就立誌寫一部流傳千古的史學巨著。為了達成這一理想,他不但堅持每天閱讀大量史料文獻,還遊曆了全國各地,以便最全麵深入地了解當時社會和曆史。

然而,一次不經意之舉,讓司馬遷遭受了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當時,大將軍李廣利帶兵征匈奴,前鋒李陵不幸被俘,且詐降匈奴,成為所謂的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漢奸。漢武帝為了以儆效尤,將李陵全家老小盡數殺害。司馬遷和李陵交好,為此說了幾句求情的話,卻被漢武帝施以宮刑。

這種刑罰不僅有懲處的作用,同時也含有極大的羞辱含義,這讓司馬遷一時陷入了絕望當中。要知道,漢武帝對司馬遷動用宮刑,足以表明他對司馬遷的憤恨。為此,司馬遷的朋友擔心自己受到牽連,紛紛開始疏遠他,更多事不關己的人也開始拿他來做談資和消遣。

然而,沉重的打擊並沒有擊垮司馬遷,經過一段時期的休養和沉澱,他轉而開始撰寫著名的《史記》。司馬遷寫史記,困難之巨可想而知,彼時不像今天,連書寫用的紙張都還沒有出現,大部分史料都寫在竹簡上。司馬遷寫成整部《史記》,究竟需要閱讀多少竹簡,同時書寫多少竹簡,是今天的我們所無法想象的。

不過,憑借驚人的毅力和淵博的知識,司馬遷最終還是將《史記》完成,為當時後世貢獻了一部珍貴的史學巨著。

如果司馬遷沒有經曆宮刑的沉重打擊,能否如願完成《史記》,恐怕要打一個不小的問號。因為與他同時代還有很多史官,甚至包括他的祖父和父親,幾乎每個人都想過完成一部史學巨著,但最終完成這個願望的卻是司馬遷。由此可見,宮刑對他的打擊固然殘忍,對他的幫助也不是一點都沒有。對於我們來說,身陷逆境也許是痛苦的,但是如果沒有身陷逆境的痛苦,你又如何得到成長。而如果你無法得到成長,又怎麼可能變得強大,從而成就一番事業,享受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所謂“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能夠成就一番事業,擔當天下之大任者,大多需要經曆磨難的考驗。我們常說“優勝劣汰”和“弱肉強食”,那麼究竟是什麼完成這樣的篩選,其實就是痛苦。有些人不堪痛苦,甚至畏懼痛苦,躲在自己的避風港裏編織一套自欺欺人的處世哲學,實際上一旦有點兒風吹草動,他們的世界就會頃刻崩塌。而對於那些內心強大的人來說,就算世界真的崩塌又有什麼關係?大不了從頭開始,再去建立一個全新的世界。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想要存活於世,都不能拒絕成長。而痛苦無疑也是成長中的一部分,而且還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當你能夠淡定自如地吞下痛苦的果實時,實際上就已經找到了讓自己強大的良藥。在此,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常年處於順境當中的人,他們就像是生活在溫室裏的花朵,看似光鮮無比,但一點點風雨的洗禮都可能讓他們枯萎死亡。而那些生長在野外的草木,能夠在風吹日曬中茁壯成長,再大的風雨也難以撼動它們。

3 經曆才是人生,輸贏都不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為了彌補空軍作戰人員的不足,美國曾經有過一次大規模的征召飛行員,其中包括很多之前退役的老飛行員。這些老飛行員被單獨挑選出來,經過訓練後準備盡快投入戰場。當時,有個非常重要的飛行任務,將軍需要挑選出一位稱職的官員。但是在大堆的簡曆當中,他沒有關注那些有過無數成功經驗的老兵,而是選中了一位有過多次失敗經曆的老兵。

當時,這項決議受到很多人的反對,首先他們覺得這位老兵太不祥了,因為他參加過的飛行任務基本上都是以失敗告終,而且很多隊員都犧牲在了行動中。其次,還有那麼多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他們可都是有著許多成功經驗的。

然而,將軍卻堅持自己的選擇,他的理由很簡單,失敗的經曆比成功的經曆更寶貴,同時也比成功的人更渴望成功。大家都覺得將軍的話毫無道理,但是他的命令又必須服從,於是大家在一片質疑中出發了。

事實證明,將軍的話是正確的,戰鬥機編隊在這位有著豐富失敗經曆的飛行員帶領下,完全摒棄了以往的作戰習慣,同時也躲過了許多可能招致失敗的陷阱。轟炸目標出現後,他也沒有急於下達進攻的命令,而是盤旋下降到超低空,然後出其不意地掠過敵人陣地。如此一來,不僅讓敵方的防空武器失去效力,同時也使己方能夠更加容易地命中目標。

勝利返航之後,大家都感歎這是自己經曆過最輕鬆的一次飛行任務,同時無不佩服那位以失敗著稱的領隊飛行員。有人問領隊,為什麼他會懂得那麼多,他的很多做法都是訓練課上沒有教過的。這位飛行員隻是淡淡地說:“如果失敗給你的痛苦足夠沉重,你是不會再去犯同一種錯誤的。”

又有隊員勸他去請功,他同樣謝絕了說:“沒有什麼好慶祝的,我得趕快回去研究,如果下次敵人加強了低空防禦能力,我該怎麼辦?”

太多的時候,我們都是極其渴望成功的,因而總是本能地排斥失敗。可是,不管我們排不排斥失敗,它總是會與你不期而遇。如此一來,當失敗降臨你的世界時,便會不可避免地帶給你情緒波動,從而使你喪失平常心態,甚至失去最基本的理智。而對於那些能夠坦然接受失敗的人來說,就會把失敗當作一種常態,如此在麵臨失敗時反而能夠保持理智,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應對。因此,隻要是你經曆過的事情,失敗和成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從中汲取了經驗教訓,如果你能夠確保這一點,失敗往往比成功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