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後記-2(上)
時值秋高氣爽之際,難得一家子的男人都有空在家休息,添香向往楓葉繽紛的景致,遂全家同往惠山暫住。
惠山半山腰有一尼姑庵,名喚靜音庵,聽聞求子靈驗,雖在深山,卻香火旺盛,香客絡繹不絕。
添香等人到了山腳下,租了一處小院落,前前後後統共兩間正房,四間廂房,陸禮與陸燁亭各占一間正房,其餘人依次進了廂房,剩餘一間留給孩子們,裏間用屏風隔開,十二歲的華濃與六歲的為霜在榻上睡,英戎、仙寶在靠窗的火炕上就寢,還有個兩歲的安祁由媽媽看護,睡在搖籃裏。
幾個貼身的隨從在靠灶房的下人房安置,媽媽們就用耳房。
這次本不打算常住,最多也就十天半個月,添香覺得這樣的小院子就夠用。
這些年不是這個男人出去忙,就是那個男人不在身邊,有時候還能趕上隻留添香一個人守著孩子,此番人這樣全卻是相當難得。
在一起久了,添香總結出一套與夫君們相處的模式,不偏不袒,輪宿時,在一直無子的陸禮那呆三晚,其他人那裏一晚。
這天輪到陸燁亭,才吃過晚飯,就被他急不可耐的拉回房。
兩人在一起要說些體己話,再耳鼻廝磨的溫純一番,每次在他房裏都不可能睡的早,起的晚,往往是睡的迷迷糊糊的時候,狼爪子就有襲胸上來了。
添香被折騰一宿,兩眼發青,腿發軟。照例任由陸燁亭親自侍候著淨麵,梳頭,陸燁亭畫得一手好眉,這麼多年兩人成就了閨房畫眉之樂,薄薄的粉施上,再點個時下流行的梅花妝,上下唇抿一口胭脂,臉上有了煥彩榮光,陸燁亭才肯扶著她出門與眾人一起用早餐。
可就算再美的妝也遮不住她眼裏的困乏,喝著粥,一連哈欠著。
幸好接替宿寢的是陸禮,每次都心疼添香,晚上肯定不纏著她,讓她補眠,也就是陸禮吧,其他人見著皺眉的皺眉,嗤鼻的嗤鼻。
不過他們難得呆在一起,憐惜、鄙視的目光一一掃過,倒沒有人說什麼不好的。
古人講究食不言寢不語,添香入鄉隨俗,也養成了習慣。
孩子們安安靜靜的吃晚飯,規規矩矩的向母親、父親們告退,隻待父親(陸禮)點頭,他們便要各做各的事去。
華濃帶著為霜做女紅,英戎與五歲的仙寶一起跟著陸昭練武,陸昭還在用餐,兩個孩子便在空地上做熱身運動。
陸仙寶是喬氏的心肝寶貝,就是這名字也是喬氏取的,早年添香生下仙寶,正趕上香粉生意在熹顏國女帝的有意推展下高調麵市,她想一鼓作氣的站穩腳跟,於是就把孩子托付給柳氏、喬氏代管。
柳氏更喜歡華濃、為霜,兩個女孩子跟在柳氏身邊頗有大家閨秀之風。而仙寶則被親祖母喬氏寵成了一身嬌貴的少爺脾氣,英戎作為仙寶的一個伴也在喬氏身邊,小一些的時候英戎隻覺得這個祖母不太疼他,大了就明白這不是他的親祖母,找了機會讓李媽與添香說自己年長,要上書塾,那時添香的生意已見平穩,這才驚覺孩子們都大了,於是將孩子們都接回自己身邊。
當時喬氏還很怨念的鬧了一場,說什麼不一定哪天就被閻王招去,連親孫子都不能在跟前守孝……雲雲,還是陸喬一句把仙寶送到嵩山學藝,一下就打住了喬氏的氣焰,她心疼孫子,怎麼也不肯孫子去受那苦,於是退一步就把孩子還給了添香,附加條件是不允許仙寶以後入伍。
這都可以理解,自己的丈夫就死在行伍出身上,別說喬氏不願意,柳氏打心裏也不願意孩子們與刀槍棍棒攪合在一起。
添香的孩子從小就被灌輸這種思想,兩個女孩自不必說了,仙寶就很瞧不上練武,可偏偏陸昭有一身好武藝想找個嫡親嫡親的傳承下去,陸喬也不想自己的輕功沒了後,於是仙寶趕鴨子上架,隻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