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節(1 / 3)

個便宜。

下集預告:離別晚宴,阿初的謝幕戲……

☆、辭行

幾人上岸時施謙初的親兵忽然走了過來,在他耳邊壓低聲音嘀咕了幾句,他的臉色瞬間沉然。阿月見到他眼中濃濃的殺氣,心裏驚了一下,不知為何腦海裏閃過王昭的身影,有些隱隱不安。

果然,幾人坐下後沒一陣,施謙初便向顧戰辭行,說烏國有些事情等著他回去處理,他恐怕過兩日便要啟程回大都。顧戰想著他就要回去,便命人次日設下夜宴,欲為烏國太子踐行。

第二日早朝時,顧戰頒下聖旨,稱此前北疆河口城守將簫寧白的罪狀已經安國侯查實,乃是有人故意栽贓陷害,那殘害忠良的人已經論罪,但至於是誰所為,皇帝陛下並沒昭告天下。為簫氏平反的詔書一出,顧戰便頒下第二道聖旨,稱其靜思己過,為彌補忠臣遺孤,他認了蕭燕怡為義妹,冊封簫寧白的次女蕭燕怡為本朝的“淑陽公主”,不日與烏國太子殿下一同返回烏國完婚,為兩國今後的交好聯姻。

兩道聖旨並沒在朝裏掀起什麼風浪,畢竟簫寧白之罪大多數人都知道是為什麼,此時皇上的做法雖然有些前後矛盾,自扇耳光,他不是已經在詔書裏罪己了嗎?而且也“善待”了簫寧白的遺孤,人家蕭家人自己都沒異議,做臣子的當然要知道什麼時候該閉嘴。腹誹可以,但若說出來就是禍了!指不定下一個君要他死的臣就變成了自己,所謂明哲保身,無謂引火自焚。

為烏國太子殿下踐行的酒宴設在了華國皇宮的禦花園內,列席的都是朝中的幾位重臣,當然還有喜歡“安靜”的安國侯與奉恩輔國公,“朋友”一場,理應送別。酒過三巡,顧戰讓大家隨意,顧淳與他似乎在一邊私下說著什麼。

阿月逮到機會才端起酒杯走到施謙初麵前,這兩日他的麵色都不怎麼好看,看來烏國的確是出了大事。她故意揚了下杯子,施謙初牽強地扯了下嘴角,淡淡低聲問道:“今晚安國侯的雅興好似不錯,居然記起孤了!怎麼?舍不得孤回上都?不如請旨隨孤一起回去?”此時別人的注意力都沒在這裏,他才調侃了兩句。

此一別,他或許今生再也無緣見她,心中有幾分悲,隻能用這樣的話語來掩蓋心中的傷感了。而且此次回去,他很可能不久就會登基稱帝,他再不能離開烏國國境了!

阿月在他身邊的空位上坐下,兩人將這杯酒喝下後,阿月才望著前方,低聲說道:“我不知道烏國上都發生了什麼事,讓你如此擔憂。但我隻是來提醒你,之前答應過我,會還我一個人的性命。”

施謙初微微點了下頭,應道:“孤自然記得。孤欠你的性命豈止是一條!”即使她要他還夠複安鎮一百來口人的性命,他也會為她做到。雖然他們之間不可能再有任何的交集,但她依舊是阿月,是他認識了好幾年的阿月。那些天涯相隔的日子,他見不到她,但每一次聽到她建功立業的消息,他就覺得她還活在他的生命裏。

阿月執起酒壺,又為兩人斟滿了酒,再端起酒杯時,她望著他說道:“阿初,謝謝你。你我之間的恩怨從此刻起,一筆勾銷。隻要你放過他,我會感激你一生一世,但若你殺了他,此生我會拚盡全力為他複仇,即使賭上我這條命。”那個人對她太重要了,如果沒有他,她早就死在了十五年前的兵荒馬亂之中。即使沒有這些,他也是她的親哥哥啊!

施謙初愣了一下,本欲和她碰杯的手,一下凝在了半空,他問:“這人是誰?值得你用性命來換他的生死?”她不是愛著她的輔國公的嗎?難道還有人比那個叫容啟的男子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