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拾叁(3 / 3)

桑吉在信中說,次仁,你要謹記。次仁,我等待你的歸來。

—4—

長生對縵華說,你看,早就有人這樣對我昭示甚深法,可我不能迷途知返,依然磋磨了那麼多年。

縵華說,可是,次仁,你現在不是回來了嗎?我想,當年你不能離開,一定有你不能離開的理由,比如,尹蓮。

長生說,是,我當年也是這麼認為。可是,要經過了那麼多事,我才明白,這一切的所為,意義都是虛假的。我隻不過在不斷為自己的行為辯解,一次一次,以責任為由自己心安理得地拖延下去。實質上,真正牽絆我的,不是尹蓮,是虛妄的自我,是我對塵世的執念。

那樣的忙,一個項目接一個項目,像是進入到一個遊戲中,不斷地通關,再通關。通關之後呢?還有無限關。隻要這個癮不抹掉,人不離開,遊戲是始終不完結的。

隨著年齡增長,長生越發覺知到身份認知的尷尬和模糊。身體裏流著藏人的血,卻早已不是純粹的藏人,生活在城市,卻不能徹底投入,成為一個義無反顧、興致勃勃的蜉蝣生物。

毫無疑問,他早已是世俗意義上的新貴階層,但他實難以此為榮,是始終不屬於這個群體,亦因有著無法妥協、無法動搖、無法被滿足的部分——那是關於生命價值、存在意義探求的困惑,無法人雲亦雲。

暗中退懼不前,固守不變,與時代瞬息萬變,向前發展形成的大漩渦背道而馳。

世事磋磨,令人改變。一邊,他積極適應,按照世間規則獲得成功;一邊,卻在精神的層麵墮入泥沼,感到真正想要的生活已與己相去甚遠。處在荒涼罅隙中,身裹無明,感受孤立的痛苦。他的周圍,鶯歌燕舞,太平盛世,卻並沒有可供交流和相互指引的人。

正在長生進退維穀、心意闌珊之際,謝江南主持下的承天投資,到底是出了事。

從商至今,無數的大風小浪,謝江南都頂過去了,屢屢轉危為安,不是沒有真本事的。別的不提,單就當年海南經濟泡沫粉碎之前及時離場,眼界手段端的是高人一等。

再有,他非財金人士,但入手金融之後那份眼光獨到,決斷英明,又是毋庸置疑的,做淡股市,崩圍斬倉,這樣的門道也是無師自通。故此,除了與尹蓮的婚姻所給他帶來的神秘色彩之外,他本身的才幹也足以令他成為商界的傳奇人物。

兼之承天地產發展,無形中再為他如日中天的聲望添一道光環,無人不道他眼光獨到,連帶出來的小輩,都是佼佼者。承天拆分的因由一直不為外界所知,長生又不是張揚爭功的人,這榮光便毫無疑問地落在謝江南身上。

地產盈利能帶動股值,謝江南從容布局,坐莊坐閑,從中漁利,何樂不為?因此,他與長生雖已各自為營,井水不犯河水,表麵上倒還相敬如賓,有商有量。平日裏,在董事會上,他對長生的投資決策也沒有刻意為難過。

身邊有這樣的人,無論是敵人還是幫手,對謝江南而言都是值得振奮的,能夠督促他不懈怠。何況,長生能比別人更實際地給他帶來效益。尹蓮對長生的庇護固然讓他心懷芥蒂,可轉念思之,長生對尹蓮的依戀和忠誠同樣可以為他所用。微妙的人心,他自信最懂得掌握。

眼光要放長遠,氣量也要放寬。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能夠為己所用,發揮效益是最重要的。

是那樣順風順水,風光無際,一向自得於自己的眼光判斷,又怎料得到有馬失前蹄的一天?其實零七年金融危機苗頭初起的時候,股市已有震蕩反應,若那時收手,雖有斷腕之痛,卻也斷不至於深陷泥沼。偏偏,這麼多年,身經百戰,謝江南不信自己翻不了盤。

聰明人有時更容易撞南牆,所以一意孤行,加大籌碼,並且不斷從銀行貸款,加大投入。但到二○○八年整個股市全麵失控,始料未及。等董事會召開會議商議對策的時候,為時已晚。承天所投資的所有股票全部被套牢。到銀行開始催還貸時,謝江南發現,承天已資不抵債,瀕臨破產。

是第一次,長生看到謝江南在人前不再鎮定自若。

長生也是驚的,孰料,驚過之後,還有更驚。不久之後,法院送來傳票,謝江南利用虛假資產套取巨額貸款,被人告發。現在麵臨起訴。除非及時清償欠款,否則將麵臨牢獄之災。

當長生看到那個數額時,毫不誇張地眼前一黑,連出聲指責謝江南的力氣都沒有。現下的局麵是,承天投資瀕臨破產。即便割肉把股票全部拋掉,也無力歸還銀行貸款。更有甚者,他將地產項目上所有可動用的資金全部算上,還是有一億多的缺口。

當股市出現惡性拋售時,謝江南主張乘低吸納,日後一舉回本,因此不惜向銀行大量借貸。他知道自己是兵行險招,但他很自信股市肯定會回暖,現在正是買入的好機會,其他人的告誡他根本聽不進去。這幾年中,他體會到從證券市場賺錢是周期最短、獲利最豐的。

他沉迷於這暴利帶來的刺激快感中不能罷手。

孰料這場金融危機波及之深,延續之漫長,遠遠出乎意料。謝江南更沒有想到,自己信任的股票經紀要不就卷款潛逃,來不及逃跑的,就幹脆向銀行告發,死也要拉個墊背的。

——應了他信奉的真理: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唯有利益是永恒的。

誰能怪得了誰?

在那一刻,謝江南發現自己也有束手無策的時候。

—5—

此時到達紮達,休整一晚,次日再往紮達土林和古格遺址。紮達,藏語意為“下遊有草的地方”。

象泉河畔,這片古老寂靜的土地上,更容易讓人重新審視過往,思索取舍的重要性。

一生中有一些時刻,是有必要記住的,而大多數的時刻是可以被遺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