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2)

“會珍,你們家竟然還留著這些老參?!”

陸老太看到阮會珍拿回來的人參,驚訝的說不出話來。百年老參她也不是沒見過,以前陸家輝煌的時候,她也曾吃過參湯。可是像這樣長相好,且還是一下子三顆的百年老參,也實在太難得了。

此時陸老太心裏更加感動了。這可是寶貝啊,關鍵的時候,用人參吊著命,還能多些活命的機會。

這樣的好東西,應該留著家裏作傳家寶,留給後世子孫的。可會珍為了保住陸家的老宅子,竟然把這樣的寶貝都拿了出來,這樣的情分,讓她都不知道如何感激了。

阮會珍自然知道這是寶貝,隻是因為空間有,所以並沒有像老太太這樣露出不舍的表情。反倒讓老太太更加深信,兒媳婦這是一心一意為了陸家。

“會珍,這些拿去換錢,要是會賢問起來……”要是別的寶貝,拿去典當之後還能有機會再贖回來。可這百年老參拿出去了,別人可不會再讓贖回來了。

阮會珍歎氣,“娘,這事情我已經下定決心就不會更改的。況且會賢也會明白我的苦心的。”說起來,這個便宜弟弟也不是個負責人的,放著姐姐一個人在老家,一封信都不寫回來。哎,民國時期的男人都這麼不靠譜嗎?

賣人參的事情已經決定了,婆媳兩個也不再客氣。阮會珍的意思是,這鎮上還是不如縣城裏,所以準備去一趟縣城,好賣個好價錢。而且也避免讓這裏的人眼紅。畢竟大夥相互之間太熟悉了,看著他們拿出這麼好的東西,肯定會想著會不會還藏著什麼好東西,到時候起了歹心可就不好了。

陸老太也想明白這一點,自然也隻能點頭同意。

阮會珍雇了一輛相熟的人家的馬車,趁著還沒過晌午,就急匆匆的去縣城了。武寧縣雖然不如以後的市區繁華,可是這時候有錢人紮堆住,房子大,而且土豪都很愛炫富,各個住著高門大戶的,所以雖然隻是一個縣城,也顯得十分的熱鬧。

阮會珍下了馬車之後,就給了幾文錢給車夫,讓車夫在附近吃點喝點,等著就好。自己就拐了幾個彎兒,,就去找人打聽縣城的大藥堂。

為什麼不去典當行?在阮會珍的印象中,典當行都黑到底了,她一個弱女子,去了典當行這種灰色地帶,估計討不了好。倒不如去那些有名望的大藥房,人家到底還顧忌點名聲。

武寧縣最大的藥房是和榮大藥堂,聽說東家林家,也是武寧縣的大戶,平日裏也頗有善名。

阮會珍打聽清楚了,就直奔和榮大藥堂。

進了藥堂,果然人氣很旺,裏麵來來往往看病的,買藥的,絡繹不絕,倒是有些像後世的醫院一樣。

裏麵的夥計和大夫都很忙,見阮會珍穿著普通,也沒人過來招呼。阮會珍直接進裏麵,找到櫃台的夥計,敲了敲櫃台。

那夥計正在稱藥,聽到聲音,頭也沒抬,問道,“先拿藥方,排隊等著,抓好了就喊你。”

“我不抓藥。”

“看病在後麵。”夥計指了指後麵。

“也不看病。”

夥計抬頭,不耐煩道,“那你來幹什麼?”

阮會珍從自己口袋裏拿出一根人生須,“你們收這個不?”

在藥堂裏做了多年,小夥計一看,就看出這是什麼東西了,眼睛一亮,拿過來聞了聞,又瞄了瞄,“我可沒聞錯吧,這,這得多少年了?”

阮會珍道,“祖傳的,怕不少於百年了。”

聽到阮會珍這麼說,小夥計的臉頓時亮了,又有些可惜,“這一根,兩塊大洋吧。”人生須畢竟不是人參,給不了多高的價格。

阮會珍見這小夥計看到人參須後麵的表現,加上問都不問直接開價,就知道這人參拿到藥店來賣是沒錯的。

便道,“我家裏有整支的,你們要是要,我就拿來。”

小夥計聞言,神色一愣,眼睛瞪的老大,突然道,“你別走,先等著,等著啊。”說完就急匆匆的去了後麵尋人。

阮會珍知道,這估摸著是要去找大掌櫃的。

果然,過了一會兒,一個繡文綢緞長襖的老人走了出來,看著五六十歲的模樣,頭上帶著帽子,腰間還掛這個玉嘴的煙杆。

那小夥計還在他身後小聲說著什麼,這人一抬頭,看著阮會珍之後,打量了一下,“你說你有整支的老參?”

阮會珍點頭,“我祖傳下來的。”

那人看了看兩邊,吩咐小夥計道,“去泡壺茶,”又招呼阮會珍,“我們去靜室那邊談。”

藥堂的靜室在後院,裏麵相當於後世的vip高級病房,人比前麵少一些。

到了靜室,小夥計上了茶之後,就被趕了出去,就這個掌櫃的和阮會珍在裏麵待著。阮會珍心裏有些緊張,畢竟也不知道這裏的人是不是像她想的那樣遵紀守法。可是她也別無他法了,身邊也沒個能靠得住的人幫襯,什麼都隻能靠自己。

好在這掌櫃也沒多說廢話,直接開門見山道,“可否拿出來我看看,要是貨好,價錢再談。”

阮會珍猶豫了一下,伸手從背著的破包裏麵拿出了一根用灰布包著的人參,一點點的打開,撲在了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