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必要太追求完美
相信完美,但不要追求完美。相信完美,是一個人的本能。不追求完美,則是一個人理性的自覺。
有個人因為追求完美而到處碰壁,開始鬱鬱寡歡,於是向上帝禱告。
上帝問他:“想要完美嗎?”那人答:“想要。”
上帝又問:“那麼想要快樂嗎?”他又答:“更想要。”
上帝說:“完美和快樂都想要,那麼你注定是要一無所有。”
如果想要快樂,就不要總是去追求完美。有時候,做到良好已經很不錯了。
有一個女孩子,美麗文靜,溫柔可愛。說話聲音很小,也沒有很好的口才,但經常能把話說到人的心裏去。她的工作說不上讓人羨慕,卻是她所喜歡的;她嫁了一個普通人,卻十分恩愛;她不要求孩子學這學那,雙休日一家三口就去遊玩;她每天都要午睡,每天都做健美操,生活很有規律;她從不嫉妒業績好的同事,也從不鄙薄偶犯錯誤的同事。
她心明如鏡,卻絕頂聰明,很多人覺得她的人生本來可以更精彩,而她卻總是看得很淡,覺得現在的生活就已經很令她滿足。
一個人不用事事追求完美,有時候能做到良好往往就能使你遊刃有餘。一個人如果太努力地活給別人看,就會痛苦。如果你相信自己做得還不錯,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你,你真的可以很自在。
一位老方丈年紀大了,決定在他的弟子中間選一個人接任住持。於是,他派他的眾多弟子去尋找一片完美的葉子。到最後,除了大徒弟以外,所有的弟子都空著手回來了,因為沒有一片葉子讓他們滿意。唯有他的大徒弟拿了一片並不漂亮的葉子回來,告訴大家雖然這片葉子並不完美,但這是他所遇見的最完整的一片。於是,方丈把他的衣缽傳給了他的大徒弟。
《西遊記》裏唐僧在曬經石上修補損壞的經文時,孫悟空的一句“這天地本不全,這經文也該不全”,道破天機。不追求完美,意味著不苛求自己,能夠擁有一種非常寬鬆的環境,所以這種人在大多數時候能很隨性地生活。這種人很注重人際關係,注重情感交流,這使得他可以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一個受朋友愛戴的人。反過來,追求完美不但會讓你失去很多變通的機會,也往往會影響效率,把自己弄得很累。有時候,即使你不能做到完美,保持良好其實已經是件不容易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