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 / 3)

當兩位侍衛都回來之後,為表歉意的餘柏林自掏腰包請兩人吃東西。

這攤子買的是涼粉。

這涼粉並不是後世所吃那種用綠豆或者紅薯粉做的,加各種調料的那種涼粉,而是一種甜點。

糯米和綠豆粉混合成的粉團煮熟切成細條,澆上紅糖水,再放入細碎的果脯。雖然沒有冰,但紅糖水在井水中涼過,吃到嘴裏仍舊是涼絲絲的,非常解暑。

因大寶小寶年紀小,脾胃弱,因此兩人吃一碗。其餘大人一人喝掉一碗。那涼粉雖然粗糙,紅糖水也不夠濃,果脯更是隻有單調的一種,但偶爾吃起來,也覺得挺痛快的。

喝過一碗涼粉,止了渴意之後,一行人繼續逛街。走到一處河邊,河麵上正有人燃放焰火。

空中花火紛紛,落下時如星光點點,本來已經有些困意的兩小孩立刻清醒過來,一邊拍著小手,一邊笑著尖叫。餘柏林見慣了現代比這壯觀的多的焰火,本來並不在意。但看著大寶小寶興奮的樣子,他也不由帶上了幾分興致。

“這焰火可有販賣的?”餘柏林問道。

封蔚點頭:“雖然金貴,但要買還是買得到。”

朝廷要做火器,但零零散散的不純淨的硝石,也夠民間做焰火鞭炮。隻是那價格,肯定不是普通人家哪來玩耍的。

鞭炮還罷了,那焰火可是有錢人才能玩的東西。

封蔚小時候眼巴巴的期盼了焰火好久,直到封了德王,才開開心心的玩了個夠。

封蔚立刻叫人買了一些來,在河邊較為空曠的地方放焰火。

先是兩位侍衛放,後來封蔚親自去放,隻餘柏林對焰火不太感興趣,牽著兩個小孩的手,不讓他們上前。

大寶小寶也想試試,在餘柏林說很危險之後,就乖乖聽話,隻在一旁看著。

當夜深之時,大寶小寶該回家睡覺了。封蔚大手筆的將所買煙花全部點燃,璀璨的焰火把周圍照的如同白晝,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圍觀。

餘柏林正護著大寶小寶聚精會神的看著,突然聽到封蔚叫他,轉頭一看,封蔚正對著他微笑。

周圍是五彩繽紛的焰火,身後是星星點點的燈光,封蔚此刻仿佛處於用圖像處理軟件虛化了的背景中。

遠處高樓上傳來陣陣絲竹聲,街上有人舉著龍型、蝦型、魚型和龜型的彩燈,演一出龍宮戲。

在餘柏林回頭的時候,那悠揚的絲竹聲正慢慢減弱,隻一曲蕭音獨奏,悄悄與夜色糾纏在一起。夜色如水,蕭聲如水,慢慢浸入了聽者的內心。

餘柏林心中突然一動,展顏笑道:“我本以為自己不擅長寫婉約的詩詞,今天好像突然有了靈感。”

封蔚一臉不明所以,疑惑道:“什麼靈感?”

餘柏林視線投向還在綻放著五彩花朵的夜空:“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他又偏著頭看向繁華的街道:“寶馬雕車香滿路。”

緊接著,他順著蕭音,望向遠處高樓:“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最後,他收回視線,笑著看著對麵的封蔚:“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就叫青玉案·七夕如何?”餘柏林戲謔道。

封蔚摸了摸臉頰,道:“你這是在調戲我?”

餘柏林大笑著將小寶抱起來,塞封蔚懷裏,自己牽著大寶的手道:“開個玩笑而已。回家了吧,大寶和小寶該困了。”

封蔚一臉呆滯:“你正在調戲我?”

“是是是,我調戲你。該回去了。”餘柏林品著自己這首即興所做的詞,十分滿意。

前世自己幾乎沒有婉約的詩詞佳作,今個兒居然觸景生情,寫出了一首,的確是一件十分值得高興的事。

餘柏林和封蔚坐著馬車回府,一路上,封蔚詭異的安靜,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不知道在想什麼。

餘柏林趁巧乏了,並未注意封蔚此刻的不正常。

待回府之後,封蔚打過招呼之後就回房歇息了,餘柏林也隻當封蔚也累了。

到了第二日,封蔚便開始忙碌起來。

去年年末邊疆大捷,將士們終於進京論功行賞來了。

大軍駐紮在京郊,稍作休整之後,選出長相齊整的人,穿戴整齊的盔甲,在騎著馬的齊將軍帶領下,來到京城城外。

封庭攜太子,親自在城外相迎。

齊將軍下馬跪拜,眾將士一同高呼“幸不辱皇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封庭將齊將軍扶起,然後高聲道:“眾位愛卿免禮。”

封庭身邊的大太監尖著嗓子高喊道:“眾位免禮。”

將士們再三呼萬歲,才起身。

京中衙役已經將從城門到宮門這一條路清道,百姓們在兩側用好奇的目光往外麵瞧。

鑾駕起駕,齊將軍等將士和眾位一同來迎的大臣們騎馬緊隨其後,最後麵的是步行的士兵,兩側是護衛的宮中侍衛和京中護衛。

封蔚騎著馬,在鑾駕一側,親領護衛。

百姓們見到鑾駕之時,並未有人起頭,便已經紛紛跪下,高呼“萬歲”,沒有人敢抬頭直視龍顏。

即使隔著鑾駕,他們也不可能看得到皇帝。

當排成長列,穿著整齊的盔甲的士兵走過長街的時候,百姓們漸漸騷動起來,他們神情激動,用著自己的肢體表現著對保家衛國的將士們的敬仰。

餘柏林和趙信、衛玉楠、陳磊四人坐在百香樓靠窗的位置,恰巧能將街上景象盡收眼簾。

文人們自持身份,並不與普通百姓擠做一處,多在茶樓酒肆坐著,因此靠窗位置千金難求。

餘柏林是百香樓老板之一,才拿到這個好位置。

趙信現在已經知道德王和餘柏林之間關係遠超其他人所想的親密,對於餘柏林能在德王產業之一的百香樓定下一個好位置,並不吃驚。

——當然,後來他才發現,他太甜了。餘柏林和德王之間的關係,比他所想,更為親密。

也有部分文人囊中羞澀,不願為一場熱鬧花費金錢。他們便遠遠站著,看著鑾駕旗幟飄過,和騎在高頭大馬上的大臣們,想象著自己封相拜將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