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主要負責六部遞來的奏折的批閱。
在皇帝不管事的時候,奏折先經過內閣,皇帝隻需要在閣老批閱過的奏折上畫圈圈。
當皇帝要管事的時候,奏折先到皇帝那,皇帝再讓內侍把奏折給內閣,內閣閱過後再給皇帝檢查。
文宗在位時其實很苦逼,表現出來的具體形式就是內閣權力過大,奏折批閱形式為前一種,百官為了讓奏折快點通過,齊聚內閣,先問過閣老意見。
那時候武輔也被壓製的厲害,文臣首輔基本上一半攝政權。
不過文宗在位後期這狀況漸漸改變,除了武官地位還是被壓製的有點慘,權力已經漸漸集中。不然洪敏之也不會故意製造一個可以讓自己家破人亡的把柄,遞到文宗手中,就為了讓文宗繼續重用他,將權力下放給他。
可惜文宗死得早,他所做的努力成了封庭收攏權力的基石。
在內政一事上,封庭對文宗還是有幾分認同的。
現在奏折批閱流程,為奏折先到皇帝手中,由太監當著皇帝的麵計數之後,再發給內閣。內閣官吏對奏折初步審閱,提煉大綱,把主要內容寫成提要,然後交給閣老。如果有錯別字和忘記避諱,奏折將被打回去,讓其重新撰寫。因為這是對皇帝的不尊重。
閣老會對奏折進行批閱,然後呈給皇帝,皇帝看過內容提要和閣老批閱之後,覺得不用更改就寫已閱,若有補充說明就寫上,然後分發下去。
如果皇帝和閣老意見不同,就會招來閣老和內閣學士,來個內部討論會議,如果閣老不能說服皇帝,皇帝就會按照自己的意思做。
餘柏林在剛知道自己的工作時,對自己曾經讚同群嘲語文考試中的閱讀理解而感到羞愧。他的工作不就是做閱讀理解嗎?
分段寫段意寫主要內容寫中心思想提煉大綱,這不是閱讀理解是什麼?
好吧,沒有分析情感和表現手法……
餘柏林等官吏所做的事情很繁瑣,就是個體力活。但對於六部九卿而言,卻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隻要是人工操作,總是有可以人為左右的地方。
不隻是這些官吏關係奏折初步審閱,可以在職責允許範圍之內做手腳,讓六部九卿多跑幾趟,拉低辦事效率。而且他們經手許多奏折,又在內閣消息靈通,可以為六部九卿提供許多內部消息。所以隻要進了內閣,餘柏林等人就是被六部九卿討好的對象,冰敬炭敬什麼拿到手軟。
封庭登基之後,這些行賄之風稍稍收斂一點。但隻要單筆數目不大,又沒泄露重要消息,基本屬於官場潛規則,皇帝和閣老都不會特意查這些。
若誰太過貪心,金刀衛可不是吃素的。
餘柏林自進入內閣之後,家中帖子就沒斷過。
五穀豐登是紋銀五兩,十年寒窗是紋銀十兩,海納百川是紋銀百兩,餘柏林還看到一個“孟津伐紂”,八百諸侯孟津伐紂,那可是紋銀八百兩。
餘柏林嚇了一跳,忙看是誰,原來是一被彈劾解職回京的外官。大概是為了打聽他被彈劾一事。
“這賺錢可真快。”封蔚幫著餘柏林整理帖子,看著那些銀票,樂嗬嗬道,“不過你們文官也真酸,連個孝敬都要弄得文縐縐的。”
餘柏林點了一下,對封蔚道:“凡是十兩以上的幫我挑出來,犯過事的也幫我挑出來。剩下的我再慢慢挑。”
封蔚一邊任勞任怨的給餘柏林打下手,一邊道:“這麼多銀子就送回去了?真心疼。”
“你名下那些產業賺的錢還不夠你花銷嗎?你去宮裏哭一場,想必陛下會補貼你的。”餘柏林知道封蔚在開玩笑。封蔚可是一兩銀子都不收的。
但他不能。水至清則無魚。他若是一兩銀子都不收,太過清廉,就是不跟著官場潛規則走,會被人忌憚針對。
不過收多了就是一條罪名,所以十兩銀子是分界線。
封蔚挑出大半之後,餘柏林手中還有一小堆帖子,零零散散加起來,也有近千兩銀子。
即使皇帝勤奮,內閣權力收斂,內閣官吏還是很吃香的。
剛才初步分這些帖子挺輕鬆,接下來就得細細看了。若是敏感部門官員的不收,若是明顯不是餘柏林一個派係的不收,收下的,隻有普通應酬類的。
餘柏林又挑了小半出去。
餘柏林見冰敬還是挺多的,又篩選了一遍,最後留下的冰敬總額隻有三百來兩,全是不能得罪的人。
這年頭,不收人家孝敬也是得罪了。
退回的這些孝敬,餘柏林都一一寫了親筆信,大意是我不收禮,大家別送了,以後也別送了。
最後忙完這件事後,餘柏林手都有些軟了。
不過也是這一次會這麼麻煩。餘柏林剛進內閣,這是第一次收到孝敬,大家不知道餘柏林脾性,統統送禮試探。他這次一退回,別人就知道餘柏林意思了,除非病急亂投醫之人,其餘人下次送禮就會按照餘柏林的意思來送。帖子就會少許多。
封蔚笑話餘柏林,收個禮都這麼累。餘柏林白了他一眼。
這可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他要有封蔚這麼硬的背景,也全擋回去。他本來就不缺這點錢。
不過許多京官都指望著這點孝敬過活了。官吏的俸祿其實不高的。不然皇帝也不會默許。
封庭一次到餘柏林家中賞風景喝酒時,聽聞這件事,笑道:“每次就收那麼點銀子,你也不怕別人在背後說你太過清廉不合群。朕金口玉言,準你一月收兩千兩。”
餘柏林無語。奉旨受賄嗎?是不是還要分陛下您一半呢?
最終餘柏林表示他抗旨不遵。成皇後在一旁笑得直不起腰。
封庭感到很沒有麵子,訕訕道:“讓你收錢你都不收,你知道兩千兩銀子能做多少事嗎?”
餘柏林麵無表情道:“微臣還是有幾分商業頭腦的。陛下要是擔心微臣缺銀子,下次出海的船多給微臣留一艘吧,微臣保準賺的盆滿缽滿。”
說到海運,封庭被轉移了注意力,開始跟餘柏林細細說海外貿易(zousi)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