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重要的是,由於市長因公務之需而不得不常常出國訪問,所以普京有更多的時間在聖彼得堡內部代替索布恰克“行使職責”,換言之,普京在副市長的位置上,有了更多施展行政能力的機會。不過,內斂的他很少借此擅權攬政,也鮮有在公眾場合誇誇其談,他有意壓低自己的風頭,盡量不超越恩師,以示對索布恰克的感激和尊重。
除了榮升為首席副市長,普京先前任職的國際聯絡委員會主席之職也一直沒有放棄,存留在其兼職中。索布恰克不在的時候,他代替恩師決策聖彼得堡的一切政務,解決其中的管理難題;恩師在旁的時候,他則畢恭畢敬地尾隨恩師,這時的他總是身著一件素雅的灰色大衣,莊重而不俗氣,那時他在聖彼得堡市政府中的同事們都親切地稱呼其為“灰衣大主教”。
普京不論在處理市內政務上,還是在國際聯絡委員會的外交工作上,都顯得遊刃有餘,成績突出。在這個兼職的主席崗位上,他很幸運地拓寬了西方世界的政治眼界,極為難得的是他與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等國際政治舞台的風雲人物會晤,這也為其日常工作增加了濃重的傳奇色彩,更讓他的外交經驗迅速增長。
索布恰克雖然在司法改革上頗有建樹,但在經濟建設上卻是一個門外漢,因而在管理聖彼得堡市的經濟問題上,顯然需要普京來助其一臂之力。
普京借助自己的職權,主導了聖彼得堡自由經濟區的規劃和建設,在引進外資的過程中,可口可樂的合資公司在聖彼得堡的成立,以及對當地經濟和外資企業的刺激,堪稱其經濟工作中最為可圈可點的一步妙棋。
普京從1991年成為末位副市長開始,直到1996年首席副市長的執政期結束,5年低調而又嚴謹的副職工作,極大地曆練了他的政治才能,為其從特工人員到政治大腕的過渡奠定了雄厚的政治基礎。
在很多人看來,這些程序特色明顯,甚至有些單調和枯燥的工作,不但難以符合普京天性活潑的秉性,而且很不引人注目,難以獲取晉升的空間,但普京卻說:“這5年教會我的,比我在莫斯科行政機關裏學到的要多得多。”
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是因為他們經曆了普通人難以承受的挫折的磨煉。普京在聖彼得堡的5年可謂順風順水,殊不知,1996年以後他又要麵臨新的危機和挑戰了。
普京未曾預料到的是,葉利欽雖然與自己的恩師索布恰克在政壇上都曾經鼓吹民主對國家崛起的重要意義,但是由於二人在民主理念上對峙十分激烈,所以葉利欽在成為俄羅斯聯邦總統以後,便很快將索布恰克視為心腹大患。索布恰克代表的聖彼得堡政治集團,早已經被葉利欽看成“第二政治集團”的核心。
更為重要的是,由於市長因公務之需而不得不常常出國訪問,所以普京有更多的時間在聖彼得堡內部代替索布恰克“行使職責”,換言之,普京在副市長的位置上,有了更多施展行政能力的機會。不過,內斂的他很少借此擅權攬政,也鮮有在公眾場合誇誇其談,他有意壓低自己的風頭,盡量不超越恩師,以示對索布恰克的感激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