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可惜,這一次巴薩耶夫打錯了算盤。普京絕非隱忍屈尊之輩,既然敵人開展了行動,我也定然未雨綢繆,隨時準備迎接挑戰。

普京很快與葉利欽進行會晤,並集中討論了車臣問題。當談及車臣形勢的時候,普京以強硬的主戰態度博得了葉利欽的信任與好感:“車臣問題已經不是簡單的俄羅斯內部問題,它正在逐漸演變成一個敏感的國際化問題。我們已經別無選擇。如果今天還要姑息縱容,明天就可能失去整個俄羅斯。”

在葉利欽的默許下,作為聯邦總理的普京很快有了“先斬後奏”的權力,他抓住巴薩耶夫挑起的事端,並以此為由出動了聯邦軍隊,如此,俄羅斯曆史上的第二次車臣戰爭便在普京的鐵血作風下拉開了帷幕。

葉利欽賦予了普京全權處理車臣問題的特殊權力,同時要求各個部門在這次新的作戰行動中無條件地堅決服從普京的命令,聽從普京的指揮。有了葉利欽的大力支持,普京的雷厲風行總算有了用武之地,就這樣,16萬俄羅斯大軍在他的精心策劃下向車臣進發,俄羅斯勇士們盼望已久的雪恥時刻終於到來了!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但本次戰鬥對於普京而言,則是“兵馬未動,外交先行”。鑒於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羅斯因國際環境的不利而招致失敗的教訓,普京在策劃軍事行動前,率先接見了西方各國的駐俄大使,以一個外交家的良好風度和鏟除恐怖勢力的誠懇、決心博得了大使們的認可與同情,隨即在國內的政權運作中,也順利獲得了國家杜馬的支持。

在排除了來自國內外的幹擾因素後,普京的軍事計劃進展得更加順利。十幾萬大軍在轟炸機、製導炸彈以及坦克裝甲車輛等先進武器的幫助下,很快將達吉斯坦境內的敵軍勢力肅清,實現了對車臣的戰略封鎖,並很快轉戰車臣境內。

俄羅斯軍隊在這場戰爭中越戰越勇,麵對猛烈的炮火,車臣軍隊這回完全失去了第一次車臣戰爭時候的自信,深深感到了強人普京的厲害。當時車臣總統馬斯哈多夫開始有所畏懼,表示願意同俄羅斯的領導者展開和談。

不過,普京的立場十分堅定,他表示:“可以同車臣領導人進行談判,但前提是無條件談判,否則一切無從談起。”更何況,俄軍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失利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迷信和談的力量,最終才導致失去了對戰場局麵的把控。

1999年9月30日,普京一聲令下,16萬俄羅斯大軍兵分三路,一路由5000名俄軍組成的隊伍進入車臣境內,另一支軍隊卻更加神勇,直接攻克了車臣首府格羅茲尼西南部的重要門戶——巴穆特。

馬斯哈多夫在強大的軍事壓力下再度提出和談,普京卻沒有“沽名學霸王”,對其痛斥道:“這是你們咎由自取。”俄羅斯軍隊的前進速度不斷加快,到1999年12月初,俄軍攻克了車臣境內的兩大戰略要衝——古梅爾捷斯和阿爾貢。攻克了這兩座城市,標誌著俄羅斯軍隊取得了車臣戰爭的全麵勝利。

隻可惜,這一次巴薩耶夫打錯了算盤。普京絕非隱忍屈尊之輩,既然敵人開展了行動,我也定然未雨綢繆,隨時準備迎接挑戰。

普京很快與葉利欽進行會晤,並集中討論了車臣問題。當談及車臣形勢的時候,普京以強硬的主戰態度博得了葉利欽的信任與好感:“車臣問題已經不是簡單的俄羅斯內部問題,它正在逐漸演變成一個敏感的國際化問題。我們已經別無選擇。如果今天還要姑息縱容,明天就可能失去整個俄羅斯。”

在葉利欽的默許下,作為聯邦總理的普京很快有了“先斬後奏”的權力,他抓住巴薩耶夫挑起的事端,並以此為由出動了聯邦軍隊,如此,俄羅斯曆史上的第二次車臣戰爭便在普京的鐵血作風下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