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韓天佑進京(1 / 2)

朔州城,斑竹園內。

因為唐墨的離開,竇櫻雪心情大好,就連她臉上的傷疤,也比以前消散了許多,直到這時候,戚雲熹才相信了蘆薈的作用,它對燙傷的修複功能,比原來想象中的還要好。

她又開始自信起來,天天往戚雲熹身邊跑。

自從韓天佑對戚雲熹說起,他絕對沒做過和何老怪勾結之事,讓他放火燒毀房子,然後把竇櫻雪陷入火海之中的事之後,他對竇櫻雪的態度比以前差了許多。

因為,戚雲熹隱隱覺得,在這件事之中,竇櫻雪可能撒謊了。

可是唐墨走了,也就無從考證。

這一刻,戚雲熹突然便特別想回崇西城了,至少在那個城市裏,還有唐墨牽掛的朋友和親人,如果唐墨離開,唯一可能去的地方,便是崇西城,他想要盡快回去看看。

戚雲熹在看父親送來的密信,最近,父親多次催促他,讓長風鏢局加大在朔州城內對黃啟元私鹽控製的力度,但是,戚雲熹有戚雲熹的想法,他認為,如果他讓盛榮立馬投入大量私鹽銷售到市場上,雖然對黃啟元是致命一擊,但是對市場的影響也太過巨大,畢竟,黃啟元不光是做私鹽的生意,他掌管著的,還有東梁國在崇西城的官鹽銷售。

很多老百姓,正常渠道下,都是通過購買昂貴的官鹽來得以生存,如果大量的私鹽湧入市場,必將造成整個市場的混亂,從而影響崇西城的經濟。

他現在投入的量,也就是以前黃啟元他們走私進來的那部分私鹽的量,循序漸進,一步步侵蝕掉黃府的根基,隻有這樣,他們才會徹底恐慌,最後拚死反撲。

固梁王對林世安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點,所以,他當然是希望速戰速決,盡快解決問題了,但是,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這件事,還真的不能操之過急,不然黃啟元和林世安之人垮台之後,崇西城的經濟,終將受到致命一擊,最後受苦的,還是崇西城裏的老百姓。

戚雲熹感同身受,終究還是為老百姓考慮得更多一些。

他提筆,給父親回信,把如今的情況一點點說清楚了。並且在信的末尾,他提出了自己想要回到崇西城的想法。

“父親大人,如今朔州城的情況已經趨於穩定,楊德宏也在私底下聯係了竇大人,竇大人按照事先的約定,提出了自己的一點存疑,並要求和楊德宏幕後的主子見麵,不然這件事沒得談,想來,那人前來朔州城的日子,指日可待,我留在這裏,反倒礙眼,索性不如離開了,才能讓竇大人和京都之人放鬆警惕。”

而且,戚雲熹還有一點擔心的,他們在拚命尋找林世安倒賣私鹽的證據,可是如今,他們也同樣做著刀口舔血的事情,如果被林世安或者林如海反撲,找到他們倒賣私鹽的證據,再把證據傳到朝中,到時候即使有皇上的聖旨,是為了查案,恐怕在輿論之下,以固梁王的性格,也未必會保他。

所以,他必須回去監督著盛榮,畢竟牽扯著那麼多銀錢之事,光靠秦正和曹安在那把關,戚雲熹還有些不放心,不能讓人抓著什麼把柄了。

把信讓陳地送出去之後,戚雲熹想起回崇西城,不由得便想起了唐墨在醉仙樓裏做的那些吃食,飛天鳳凰,水晶糕,鴛鴦豆腐,這些東西,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吃過了。

他不知不覺走到了母親柯伊芙住過的那間小院子裏,這個時候他才發現,當初唐墨親手修剪枝椏後的植物,長勢比以前更好了,而且,形狀也是那樣的特別,非常好看,那天,他為什麼要發那麼大的火,責備她?

那是在這個小院子裏,這是戚雲熹最後一次見唐墨,當時唐墨說得對啊,一味沉浸在過去之中,終究是不好的,你不覺得,經過我這樣改造一下,整個院子的看起來都生機盎然了不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