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對話
我:我注意到你好像從小美開始玩沙盤起就比較緊張?
麗鳶:嗯,我擔心她會闖禍。
我:她這麼小,會闖什麼禍呢?
麗鳶:你不知道,她雖然小,但有時脾氣也很大的。
我:就像剛才她打你時那樣?
麗鳶:是啊,我感覺有時候她就像一頭失控的小野獸。
我:你是說你能體會到她身上的攻擊性?
麗鳶:對,一種攻擊性,我很害怕要是不管理這種攻擊性的話,以後她長大了就無法無天了。
我:哦,或許是你的母愛讓你太緊張了。
(此後的一次谘詢中,麗鳶表現得無精打采。)
我:今天怎麼好像沒精神?
麗鳶(隨意地回答):今天來得太匆忙,忘記喝酒了。
我:喝酒?你平時經常喝酒嗎?
麗鳶:是的。平時壓力比較大,閑暇時我喜歡放鬆一下,喝點紅酒。
我:還有別的發泄方式嗎?
麗鳶:有時會喜歡開快車,加班會多次喝類似興奮劑的功能性飲料,也會在家泡澡……
我:有沒有覺得其實你的這些愛好中,也隱藏或者說壓抑了某種攻擊性?而且這種攻擊性指向的是你自己?
麗鳶:是嗎?我以前還真沒這麼想過,不過現在被你這麼一說,感覺確實挺有道理。
(接下來,我們的谘詢由孩子的問題轉向了麗鳶身上。)
麗鳶(回憶起自己身為企業高管的母親):小時候,我害怕母親,她是那麼成功、威嚴、強勢,我敬畏她,崇拜她。她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很完美,領導和下屬對她永遠滿意。我感覺我們之間距離很遠。我一度想做個完美的孩子,也努力向她看齊,做個令她滿意的女兒。在母親麵前,我好像不知道什麼叫自主性,她就是我精神的主人。她給我挑的小學、初中、好朋友。讀高中時有個男孩子追我,母親知道後帶著我到人家家裏,明確地告訴對方,我以後要考大學,現在不可能因為談戀愛而放棄前程。當然,我的大學專業也是她挑的。甚至,我的老公也是她挑的。
(說到這裏,麗鳶哭了。)
五歲時,我想去遊樂場玩,母親不同意,但我堅持一定要去,她也同樣堅決地告訴我:“你要是不跟我走,我是不會回頭找你的。”於是,我賭氣一個人去了,可當我走到遊樂場門口轉身看不到媽媽時,我是那麼恐懼和絕望。我後悔自己又讓媽媽失望了,覺得一切都是我的錯。現在想想,那時候媽媽要是可以包容我的堅持,哪怕隻是站在原地,那麼,我也會飛奔回她的身邊,因為,我明白至少自己的堅持不會是那麼“十惡不赦”,我的堅持也不會摧毀心中最愛的人。
解碼
這裏想向大家介紹親子關係中的“容器”理論。“容器”是指母親應該具有一種功能,當幼兒開始發泄情緒、或者說具有攻擊性時,母親可以吸收和轉化這些負麵的心理能量,經過過濾後把一些不那麼強烈的情緒返還給幼兒。
心靈對話
我:我注意到你好像從小美開始玩沙盤起就比較緊張?
麗鳶:嗯,我擔心她會闖禍。
我:她這麼小,會闖什麼禍呢?
麗鳶:你不知道,她雖然小,但有時脾氣也很大的。
我:就像剛才她打你時那樣?
麗鳶:是啊,我感覺有時候她就像一頭失控的小野獸。
我:你是說你能體會到她身上的攻擊性?
麗鳶:對,一種攻擊性,我很害怕要是不管理這種攻擊性的話,以後她長大了就無法無天了。
我:哦,或許是你的母愛讓你太緊張了。
(此後的一次谘詢中,麗鳶表現得無精打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