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劍雲這次倒沒有對曾日華的粗俗表現產生反感,她反而帶著同情附和道:“我的鄰居也有養的,那東西真是坑人不淺。”
羅飛因為不在省城,對這件事情了解得不多,便耐下性子聽尹劍詳細解釋:“這件事情當年在省城確實鬧得很大。陳天譙搞的這個公司號稱引進了法國產的白玉大蝸牛,養殖之後可以銷售到國外掙大錢,忽悠民眾參與。一開始人們將信將疑,他就先簽訂回購合同,也就是隻要你養,我就肯定高價回收。這樣就有一小部分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購買了些幼蟲回家養殖。幾個月之後蝸牛成熟了,陳天譙果然按約回購,於是這批養殖戶都賺到了錢。他們嚐到甜頭之後,當然會擴大養殖規模,想賺更多的錢。同時周圍的人也被帶動起來,加入到養殖戶的行列。於是這個雪球越滾越大,到一九九七年的時候,整個省城有近千戶家庭都在養這個蝸牛,累計購買幼蟲的金額達到了三百多萬元。按照合同條款,這年年底陳天譙的公司要支付近千萬元來回購成熟蝸牛。可養殖戶們卻等不到這一天了,因為一九九七年六月,當陳天譙賣出最後一批蝸牛幼蟲之後,便宣布公司破產,並且從此不知所終。”
羅飛聽明白了,類似的騙局一度非常流行,他在龍州的時候也聽聞過:“這樣的案子應該屬經偵大隊管吧?這個陳天譙攜款潛逃,怎麼這些年一直沒有展開緝捕?”
尹劍答道:“隻能說這個陳天譙太狡猾了。他當時找了個小情人,注冊生物公司都是以那個女人的名義進行的。然後他自己又另外注冊了一個公司。在通過生物公司騙取民眾資金的時候,他又通過一些合法交易,使生物公司背負了自己公司的大量債務。一九九七年六月,生物公司以償還債務的方式把資金全都轉到了陳天譙公司的名下。隨後陳天譙便攜款消失。這樣一周轉之後,從法律上就無法抓住他的尾巴,所以經偵隊隻能以協助調查的名義去尋找他,並不能展開大規模的公開緝捕。”
“那個女人呢?也一塊跑了?”
尹劍“嘿”了一聲:“最倒黴的就數那個女人了。她名義上是生物公司的法人,其實對裏麵的玄機一點都不了解。陳天譙轉移資金、攜款消失,根本就沒和她打招呼。她完全成了陳天譙的替罪羊,因為兩人之間並沒有正式的夫妻名分,所以陳天譙甚至都不需要承擔連帶責任。”
“這家夥真是惡心!”曾日華一想起父母被坑騙過就忍不住要罵兩句,當時確實不知道陳天譙才是幕後主謀,受騙群眾隻堵住了一個女人,而那個女人卻沒有任何資產,即使被判刑,也無法挽回受騙者的損失。
“唯利是圖的典型。”慕劍雲也用鄙夷的口吻給陳天譙下了定義,“這種人眼裏隻有錢,什麼感情、道德、倫理,為了錢全都可以拋棄。”
“所以要找這個人真的很難……”尹劍訴苦一般地說道,“因為我們根本不可能從他的社會關係上獲得突破——隻要認識陳天譙的人幾乎都被他坑過,所有的人都在找他,但沒一個人知道他在哪裏。”
慕劍雲猜測著說:“多半跑到某個二線城市享福去了。他騙來的那些錢夠逍遙好一陣子的呢!”
“花著我爸媽的錢享清福——”曾日華愈發地憤憤不平,“他媽的,別讓我抓住他,否則我讓他下半輩子都別想安生。”
狠話雖然是放在這裏了,可是人海茫茫,又要到那裏去找這個老奸巨猾的陳天譙呢?
由於各個方向上都沒有什麼突破,這場會議顯得有些沉悶。而會議後的一天也在平淡中度過了。
一日無事。
夜色漸深,即便是省城這樣的一線都市,街頭也漸漸地冷清下來。
羅飛獨處屋中,趁著這番清靜整理著自己的思路。
就像這寂寥的夜色一樣,“四一八”專案組的工作也陷入了低潮。近兩天來,他們在各個方向的調查均無突破性的進展,尤其是自己一線,對於那個匿跡已久的丁科,要想追尋到他的線索的確是極為艱難。
可這個丁科恰恰又是掌握著Eumenides身世的關鍵人物,同時也是聯係著專案組和Eumenides雙方視線焦點的紐帶。
而Eumenides自從網吧一役之後便再無聲息,他是否也在麵對著同樣的問題一籌莫展?要知道Eumenides尋找丁科的欲望可比警方強烈得多。
不過此刻的寧靜卻也隱隱透出風雨洶湧的前奏:Eumenides已經給杜明強下了死亡通知單,這意味著在這個月中,他必然會出手與警方展開新一輪的廝殺!
激烈的戰鬥就在眼前。此刻正是雙方休養生息的時機。自己也該放鬆情緒,好好地調整調整才對。
帶著這樣的想法,羅飛便早早地躺在了床上,定下心來安眠休息。此刻他並不知道,一場暴風驟雨已經開始醞釀!
晚十一點二十五分,龍宇大廈內。
位於市中心的這座二十七層的大廈是龍宇集團的總部所在。雖然已近淩晨,但大廈卻燈火通明。十來個身著黑衣、戴著墨鏡的男子守在大廈的入口處,神色威嚴。偶有過往的路人見到這番陣勢,便會忍不住好奇地駐足觀望,但他們也不敢走得太近——龍宇集團名頭實在太響,一般人是無論如何都招惹不起的。
其實不光是大廈門口,大廈內部也是戒備森嚴。在電梯、步梯等通道出入口都有黑衣男子駐紮把守。這種情況又以大廈的第十八層為最。在這一層的樓道走廊裏,每一個拐彎口都布下了守衛,如此層層戒備,一直延伸到走廊末端的那扇安檢門。
這是一道和機場候機入口同樣級別的安檢設備。四名黑衣男子守在安檢門邊,他們鐵麵無私地堅守著自己的職責,不管是什麼人想要通過此門,都不能攜帶任何危險物品。
所有這些戒備措施,曾經都是為了保證走廊盡頭那間房屋主人的安全。這個人就是龍宇集團的創立者,在省城有著“鄧市長”美譽的鄧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