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眼睛病變:糖尿病患者的眼睛變化具體有三種表現,為瞳孔縮小,短期內視力明顯下降,誘發白內障。
◎ 自然療法
糖尿病患者除了必要的中西藥物治療之外,還應該在日常飲食中注意一些治療與保健。飲食與糖尿病有著密切的聯係,患者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改善飲食習慣:糖尿病患者特別需要改變原來口味重、食用油消耗多、吸煙、嗜酒和吃零食等有害身體健康的不良生活習慣,特別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嚴重影響糖尿病的治療效果。
2.改良烹飪方法:推薦糖尿病患者選用汆、燉、蒸、拌等有益健康的烹飪方法,因為這些烹調方法的耗油量都比較少,同時還保證了食品原有的味道。對於患有糖尿病的人來說,日常應少用煎、炸、爆炒、紅燒等耗油量大的方法,也不宜采用糖醋、鹽醃、鹽浸等方法製作食物。
3.多吃食品中的“降糖藥”:餐桌上能起到降糖作用的食品主要包括菠菜根、蘑菇、芹菜、南瓜、冬瓜、洋蔥、胡蘿卜、豌豆等,這些食物是糖尿病患者進行食療的首選佳品。
◎ 飲食療法
下麵介紹幾個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食療偏方:
1.生津茶
青果5個,金石斛、甘菊、竹茹、麥冬、桑葉各6克,鮮藕10片,黃梨(去皮)2個,荸薺(去皮)5個,鮮蘆根(切碎)2根。將上述材料一起研磨成粗末。每日1劑,水煎代茶飲。
2.枸杞子蒸雞
枸杞子15克,母雞1隻。將雞肉蒸熟,加適量料酒、薑、蔥、調料。食枸杞子、雞肉,飲湯。
3.山藥粥
生山藥60克,粳米60克。先煮米為粥,山藥為糊,酥油蜜炒合凝,用匙揉碎,放入粥內食用。每日早上服食。
◎ 生活提示
近十年來,有許多中、外學者都確認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發生發展中所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認為精神的緊張、情緒的波動及各種過於激動的精神狀態,都會引起機體分泌大量能夠使血糖升高的激素,例如,生長激素、去甲腎上腺素等。所以,培養自己一種處變不驚的性情也是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痛風
◎ 疾病簡介
痛風是高尿酸血症的炎性症狀,是由於體內尿酸生成過多和(或)排泄減少,進而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升高,過量的尿酸以尿酸鹽的形式沉積在組織中而引起的病變。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痛風的高發人群,且男性患者居多,約占總人數的95%,女性痛風患者則多發生在絕經期以後。
痛風所導致的尿酸沉積,會在軟組織和關節肌腱膜內產生尿酸結晶,使患者在初次發病時發生不同程度的關節炎。受累的關節部位皮膚出現瘙癢、脫屑。但是如果急性關節炎反複發作,則有可能會逐漸發展為慢性關節炎。痛風患者會經常感覺到疼痛,且疼痛會隨著病情逐漸加劇,發作後難以緩解,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胸痛、肩痛和坐骨神經痛等症狀。對於痛風所引起的疼痛,積極治療是可以消除症狀、防止病情向慢性發展的。另外,還有一些疾病如肥胖、冠心病、糖尿病、原發性高血壓等經常會與痛風並存,因此,在治療痛風的同時還要積極預防和治療這些疾病。
8.眼睛病變:糖尿病患者的眼睛變化具體有三種表現,為瞳孔縮小,短期內視力明顯下降,誘發白內障。
◎ 自然療法
糖尿病患者除了必要的中西藥物治療之外,還應該在日常飲食中注意一些治療與保健。飲食與糖尿病有著密切的聯係,患者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改善飲食習慣:糖尿病患者特別需要改變原來口味重、食用油消耗多、吸煙、嗜酒和吃零食等有害身體健康的不良生活習慣,特別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嚴重影響糖尿病的治療效果。
2.改良烹飪方法:推薦糖尿病患者選用汆、燉、蒸、拌等有益健康的烹飪方法,因為這些烹調方法的耗油量都比較少,同時還保證了食品原有的味道。對於患有糖尿病的人來說,日常應少用煎、炸、爆炒、紅燒等耗油量大的方法,也不宜采用糖醋、鹽醃、鹽浸等方法製作食物。
3.多吃食品中的“降糖藥”:餐桌上能起到降糖作用的食品主要包括菠菜根、蘑菇、芹菜、南瓜、冬瓜、洋蔥、胡蘿卜、豌豆等,這些食物是糖尿病患者進行食療的首選佳品。
◎ 飲食療法
下麵介紹幾個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食療偏方:
1.生津茶
青果5個,金石斛、甘菊、竹茹、麥冬、桑葉各6克,鮮藕10片,黃梨(去皮)2個,荸薺(去皮)5個,鮮蘆根(切碎)2根。將上述材料一起研磨成粗末。每日1劑,水煎代茶飲。
2.枸杞子蒸雞
枸杞子15克,母雞1隻。將雞肉蒸熟,加適量料酒、薑、蔥、調料。食枸杞子、雞肉,飲湯。
3.山藥粥
生山藥60克,粳米60克。先煮米為粥,山藥為糊,酥油蜜炒合凝,用匙揉碎,放入粥內食用。每日早上服食。
◎ 生活提示
近十年來,有許多中、外學者都確認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發生發展中所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認為精神的緊張、情緒的波動及各種過於激動的精神狀態,都會引起機體分泌大量能夠使血糖升高的激素,例如,生長激素、去甲腎上腺素等。所以,培養自己一種處變不驚的性情也是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痛風
◎ 疾病簡介
痛風是高尿酸血症的炎性症狀,是由於體內尿酸生成過多和(或)排泄減少,進而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升高,過量的尿酸以尿酸鹽的形式沉積在組織中而引起的病變。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痛風的高發人群,且男性患者居多,約占總人數的95%,女性痛風患者則多發生在絕經期以後。
痛風所導致的尿酸沉積,會在軟組織和關節肌腱膜內產生尿酸結晶,使患者在初次發病時發生不同程度的關節炎。受累的關節部位皮膚出現瘙癢、脫屑。但是如果急性關節炎反複發作,則有可能會逐漸發展為慢性關節炎。痛風患者會經常感覺到疼痛,且疼痛會隨著病情逐漸加劇,發作後難以緩解,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胸痛、肩痛和坐骨神經痛等症狀。對於痛風所引起的疼痛,積極治療是可以消除症狀、防止病情向慢性發展的。另外,還有一些疾病如肥胖、冠心病、糖尿病、原發性高血壓等經常會與痛風並存,因此,在治療痛風的同時還要積極預防和治療這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