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台海未來發展(1 / 2)

複談以後,我們希望一步一步來,他們也覺得很多問題不是短時間可以解決的,那就擱置嘛,但是不能說因為有少數問題,短期內沒有辦法解決或很難解,就把可以解決的問題停滯不前。兩會複談以後,先經濟後政治,能夠解決的會陸續解決。

在兩岸對撞期間,國共平台發揮了穩定、潤滑的作用,今後我們也製造更好、更穩定,更潤滑的氛圍,來幫助海基會、海協會更有效地談判。這一次並沒有談到包機、陸客等行政麵向如何運作的問題,這要讓海基海協兩會來談,我們不能講幾月幾號包機就通,幾月幾號陸客就來,這必須由官方授權單位才能簽定,我們謹守我們的分寸。

雖然大陸的黨政關係和我們的黨政關係不一樣,照台灣的說法,我和胡先生的見麵是民間交流,但大陸認為這離事實太遠了,我說這可以各自表述。台灣是要有一定的黨政分際,不可以有以黨領政的姿態。很多事情講智慧,講藝術,我們扮演該扮演的角色。

吳伯雄說,我和胡錦濤先生談了40分鍾,總不外是表達台灣人民的心聲,台灣人民要安全、要尊嚴,要國際空間。我覺得胡先生是高度夠、格局大,他看得比較遠,他說隻要大原則確定,以後海基海協兩會可以繼續談啊,是這樣的一個態度。但是就跟台灣一樣,無論我們怎麼講,一定有一部分人從反麵來看,他們雖然沒有自由發表的空間,但他們承受的壓力也有,所以當大家都能溫和理性,希望朝和平方向發展的時候,這是難得的契機,要很珍惜。

民進黨說我們矮化自己,如果這樣叫矮化,他們是不是矮化?胡先生和我們會談時,從來沒有提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來沒有說他是國家主席,我們彼此都隻稱先生和黨職,相互尊重。大家都知道,不要做於事無補的口舌之爭,要務實一點。

現在來往這麼密切,通訊這麼發達,有很多管道可以交換意見,也不可能說完全沒有聯係。像這次我們還沒去,幾月幾號在哪裏,上海怎麼做,這都是一個電話就可以通的事,但不能說這就是密會、密使,全世界來往這麼方便,我想民進黨也有很多管道,和國台辦在通,彼此交換意見,我們也樂見所有的政黨,和大陸方麵能加強彼此的了解。

吳伯雄希望兩岸繼續往和平穩定的方向走,合作雙贏的多做一點。

他說,我個人的部分就是希望身體好一點,現在身體時好時壞。那天在中山陵,一口氣爬上去,有很多年輕記者跟不上,這就是一個意誌力,有人提醒我現在全國在轉播,大概有2億人在看,台灣的麵子怎麼可以丟呢?一定有很多人暗中在加持我。

那天在中山陵題字,十幾年沒拿過毛筆,要我寫字,太太打電話來說,你很勇敢,但是四個字形容:慘不忍睹。大陸的網站還調侃我:自創一格,很難模仿。但是“天下為公”配我們的“人民最大”,蠻有力量的。

有記者問吳伯雄這幾個字是怎麼想出來的?

吳伯雄說,在台灣,我們經過兩次選舉(分別是今年初的“立委”及“總統”選舉,都大勝),人家還是會質疑國民黨會不會獨大?我說,沒有“一黨獨大”的問題,隻有“人民最大”,因為選票還是操之在人民手上;如果國民黨做不好,4年後再把我們換掉。至於怎麼想出來的,假如我說是臨時想到的,你們也不會相信(笑)。其實我一直在思考,但在我腦海中沒有跟任何人講過。我也不曉得真的要我題字或是可以不題。“人民最大”跟孫先生的“天下為公”連起來剛好。早知道我就練得漂亮一點。

複談以後,我們希望一步一步來,他們也覺得很多問題不是短時間可以解決的,那就擱置嘛,但是不能說因為有少數問題,短期內沒有辦法解決或很難解,就把可以解決的問題停滯不前。兩會複談以後,先經濟後政治,能夠解決的會陸續解決。